中國的網民數量在急劇增加,中國的IDC市場份額在不斷地攀升,然而中國的IDC空間商卻在舉步維艱地尋求夾縫生存。IDC是夕陽產業,IDC的“過冬論”,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對IDC空間商的謾罵聲,然而,IDC市場出現如今的混戰局面,誰該為此負責呢?
一、互聯網用戶?
一個企業能否生存與發展,產品能否占領市場,顧客與市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市場競爭的焦點無非是贏得顧客,而顧客最關注的能激發其購買動機的敏感點就是以產品為中心的質量問題。
同樣的道理,IDC空間商的大量涌現,與用戶人群不斷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密不可分,然而,目前的中國網民卻有著無可避免的硬傷——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對網絡的認識大多處于感性認識階段,不能很好地用一種理性的態度看待整個互聯網業的發展,于是乎,很容易就出現這等狀況,當有人大喊,建某一類型的網站為其帶來一個月過萬收入的時候,便有許多人紛紛效尤,恨不得自己也是那個幸運兒,模仿、失敗、再模仿、再失敗,心理不平著,找了許多原因,IDC線路不穩定、安全性差、經常宕機、服務差等,一大堆的問題,卻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做法。
我們要說,顧客的需求刺激著消費,互聯網用戶的大增鼓動著大批IDC空間商的涌現,然而正是這部分用戶沒有正視自己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這種混戰的局面,因為他們中間很大一部分人考慮的是價格的因素,而非產品的質量。
二、IDC空間商?
在利潤的驅使之下,許多IDC空間商考慮的是短期贏利,而非長久發展,然而就是這些害群之馬所占的比例卻不在少數,舉個例子,有些公司采用低價的方式吸引用戶,然后用惡劣服務趕走客戶,獲得一年的服務費用,但卻不提供一年的服務;他們采用不具備服務器性能的機器進行服務:比如采用低端pc機器的主板、內存和硬盤包括劣質機箱、電源等,以此降低成本。
價格是用戶最為關心的,為了占領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在所難免,只求短期內快速贏利的根本不會考慮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如何降低成本成了他們首要考慮的對象;為求長期發展的,只得大把燒錢,使出渾身懈數力求價低服務好,然而這類也是最為危險的,稍有不慎,便以負債過多慘淡收尾,明網便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還有一類,因為監管不到位而被電信關停的,如紫田網絡。價格、服務、監管,三者缺一不可,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廈門鑫點擊網絡(3366.com.cn)的一整套監管體制,還是非常有借鑒價值的,該公司利用軟件對所服務的網站進行時時監控,一旦發現違法信息,第一時間內,客服人員便會與該網站聯系,若提醒不改者,便直接關閉其服務器。
三、政府機構?
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了,政府注重加強管理則是近幾年的事。IDC市場目前混亂不堪的局面,極需政府幫助建立健全的制度和信譽體系,以來保障IDC市場正常有序的發展。因為IDC市場是基石,IDC市場的欣欣向榮,才會使依托在這基石上的互聯網公司發展更迅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政府一早就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執行到位的話,情況或許就與現今的狀況大相徑庭?答案是肯定,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一個產業的發展能夠自律的話,何需政府法律法規的嚴格規范。
造成現今這種局面,IDC空間商還是得負大部份責任,如果它能讓用戶更明白IDC,如果它能更努力完善自己的服務,從更多的細節上繼續深挖服務的價值,為用戶的網站發展真誠服務,最終建立品牌價值,用獨一無二的服務理念為用戶的網站發展創造價值,以此與用戶建立和諧、穩定、發展的合作伙伴關系,也許今日的局面便會被改寫!
文章來自中國建站:http://www.jz123.cn/text/2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