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斯通稱,為了完善新的頁面設計,開發人員要“跳槽”去為Facebook做內容的開發。平臺的連接是與第三方網站分享身份及社會信息的一種途徑,讓第三方網站的數據備份到Facebook。
阿爾斯通的意見是中肯的,大多數應用程序開發應該建立它們自己獨立的屬性,而不是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他的平臺已死的斷言是正確的,這將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人并不認為Facebook平臺是真的死了,或許它只是在快速盈利計劃的過程中死掉了。這個平臺仍然存在一個巨大的機會,去創造有意義的、有益的、大規模流行的應用程序。
許多小的應用程序將開始逐漸消失,Facebook的應用將成為功能之外的應用程序。在Facebook上“露臉”仍然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那里有大量的應用以及潛藏的機會。現在很難加入Facebook的新應用,但對許多外部的應用程序而言,參與Facebook的一體化仍是一種增值行為,因為這將有助于他們建立強大的用戶群。
同樣的變革將可能在其他熱點應用平臺上演,如蘋果的iPhone 。iPhone平臺應用程序準入門檻的降低,也讓用戶反對的聲音日益高漲。
平臺將“死”,應用程序將會成為平臺以外的有用的擴展應用。這對用戶來說,將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