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出現的極少數信用卡套現行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今日相關銀行紛紛表示,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在打擊套現上所做出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銀行對此表示贊賞。
套現行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全球銀行,即便是在信用卡體系發達的歐美等國,也無法對套現問題做到完全杜絕。但自從支付寶誕生之日起,國內銀行界就與支付寶聯手,在預防套現問題上投入大量的精力。雙方通過支付額度限制,風險控制系統抓取,聯動機制等方式,有效的控制了互聯網端的套現。
此前,民生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行表示,銀行與支付寶共同為用戶提供方便、安全的網上支付服務,雙方合作關系依然在良好開展。包括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均表示,并不存在因為套現行為而影響與支付寶合作的情況。
多家銀行還表示,2005年10月26日央行發布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第二十五條規定,銀行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客戶辦理電子 支付業務,除采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認證方式外,單筆金額不應超過1000元人民幣,每日累計金額不應超過 5000元人民幣。目前光大銀行跟支付寶合作的銀行卡支付額度都在這個范圍內,綜觀其他銀行信用卡單筆支付額度甚至都在500元以下,遠遠低于電子支付指引的規定要求。
部分銀行表示,與支付寶在打擊套現等不法行為方面合作非常順利,利用電子支付可以監控到更多的信息,對于打擊套現非常有幫助。有銀行甚至表示,支付寶在反套現系統上的嚴苛甚至有甚于銀行。
這些銀行認為,支付寶公司在配合銀行打擊套現上所做出種種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對支付寶深表感激。招商銀行此前也曾特地發函,對支付寶公司在打擊信用卡套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函中稱:“非常感謝貴司在交易風險方面的工作,希望就此在后續工作更緊密地合作。”
各大銀行還認為,作為市場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公司還通過支付機制的創新和信用體系建設的研究,很好的促進了電子商務所需要的誠信和信用環境的改善,同時對促進整個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銀行界表示,在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國內各大銀行與支付寶通力合作,為滿足用戶的支付需求而采取了不懈的努力。這些努力已經獲得了市場的普遍認可,尤其在當下,也符合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決策部署。各大銀行會一直與以支付寶為代表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群體通力協作,積極配合相關政策,在打擊套現,維護市場的穩定與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