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創始人李亮
PPG襯衫曾經風靡一時,廣告鋪天蓋地,我身邊在IT公司上班的“白領們”都紛紛換上了廉價又有品味的PPG,但近日,PPG發生了重大的“事變”,那就是有媒體報道PPG創始人李亮“攜款2000萬美元潛逃”,消息一出,業界嘩然。
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看《讀者》雜志和《故事會》,我經常能看到中間插一些廣告是賣服裝的,樣式很精美,也很便宜,往往廣告中還帶著一個老外的頭像,說明很國際化,一般要去郵局匯款才能購買,因為這些服裝沒有門店。我想這就是我最早接觸到直銷廣告。
直銷公司在國際上很流行,因為能避免很多中間商和門店的利潤,所以在信息發達的地區,直銷產品也受到很多中產階級的歡迎。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產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化,這些先進模式也在中國遍地開花,PPG就是在襯衫直銷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從時下網絡流行的詞語形容PPG創始人李亮,用“達人”再合適不過了,據說他24歲那年就已擁有6000萬美元的身家,擁有18臺世界頂級名車,還有一艘停靠在黃浦江邊的時速42節的豪華私人游艇。關于李亮的發家史,據說早在1999年,李亮在美國一次聚會上偶遇軟銀集團老大孫正義先生,得到了他1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開辦了一家婚慶用品網站,隨后李亮將網站賣給了一家美國百貨公司,套現了1.6億美元,“達人”的第一桶金順利完成。
做直銷模式企業PPG,是從李亮后來進入美國著名的郵購和網絡直銷服裝公司Lands End工作說起。在Lands End公司,李亮看到了這種經營模式非常簡練,不開設任何線下的門店,不自己生產任何襯衫,用郵購和網絡直銷就能直接面對客戶,一心想自己在中國引進這種模式創業。在經過了85個城市和地區的考察研究和市場分析后,2005年10月24日,李亮正式在上海成立了PPG。隨后,眾多的襯衫直銷品牌紛紛崛起,如VANCL、BBS、51襯衫、BONO。
PPG從2006年開始一共經歷了三輪融資,獲得的資金在千萬美金以上,花錢也如流水,但業績并沒有原來設想的那么理想,于是現金流出現了問題,很多廣告代理商和供應商的債務給PPG帶來巨大的壓力。一時風光成了昔日黃花,從今年開始,PPG不僅大量縮減了廣告投放預算,公司人事也開始動蕩,首席運營官黎勇勁在年中已離開PPG去了土豆網,首席營銷官趙奕松據說是“長期休假”,運營副總黃朗陽加盟VANCL,首席財務官王彥豐也已離職。
緣起這些合作伙伴的訴訟,很多媒體對于PPG資金危機的質疑早已有報道,但在今年3月份,李亮還對外界夸下海口:“我們早就贏利了,我們到今天都不太缺錢!任何公司都會有訴訟,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現在就說PPG的商業模式在中國不可行,也許太早,因為另外一個后來者VANCL已經迅速崛起并超過了PPG。VANCL是原卓越網創始人陳年創辦的,作為中國最成功的電子商務領頭人,陳年一開始就深知這個模式在中國的潛力有多大。據說他曾經分析過PPG的廣告投放領域,發現了PPG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誤區,那就是忽略了網絡媒體,對于網絡媒體的潛力和要點把握,陳年是輕車熟路了,所以VANCL發展一開始就集中在了網絡媒體的重點投放。
對于李亮目前的處境,有報道說他在美國,并沒有“潛逃”,而是在美國籌備新公司的開業事宜,宣稱有一個“章魚”計劃,即在美國采取輕公司模式,以互聯網和呼叫中心在美國組織訂單,再在中國反向匹配生產資源,通過國際物流發送給美國的消費者。無論李亮是真“潛逃”還是開展新業務,PPG目前在中國的困境對于他來說都是一個歷史上最嚴峻的考驗,想當逃兵還是能成就超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