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鵬
像陳格雷這樣的營銷人,他經常使用校內網的站內短信邀請朋友一起討論問題、商討聚會時間和地點。最早他加入校內網是受業內朋友的邀請,他把它認定為一個校友錄,可以上去尋找很多老同學,可以依靠著這一親密的同學關系、同學的同學,去建立一些商務合作。
定位和新定位
定位是基于企業的,而新定位則是基于用戶的。校內網的發展經歷了從學生群體的從有到有——從現實人脈走向SNS交互,如今校內網已經是校園社區的最大品牌,它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品牌。成為社會品牌之后,就意味著群體的變化,從學生到畢業生,從畢業生到工作中的白領,曾在校園的他們現在通過校內網尋找小學同學、初中同學、大學同學,工作后的他們就開始互相交談工作中的話題了。
學生,校園,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一個階段,無論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還是商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經歷、校園經歷。而大學是一個培養白領的家園,當一個社區覆蓋了全國所有高校,成為一個校園的社會化品牌之后,它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情結,校園情結、校友情結、同窗情結,情結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登錄到校內網。曾經有人說過,誰可以覆蓋現在的大學群體,它就已經覆蓋了未來的白領群體,校內網正在實現這一未來。
校友群體的普遍性
所以,早期校內網定位在了大學生群體,而現在用戶群體已經很大一部分變成了白領,加之它的社會品牌的造就,校內網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大齡白領通過網絡去尋找他們的老同學。校內網早已經不是人們印象里的校園SNS,而是成長為一個覆蓋多年齡層的SNS網站。
用戶群體升級帶來平臺的新定位
強大的產品都把焦點集中在一個詞上,校內網的這個詞是什么?是校友,同窗,同學,是校內情結。過去校內網定位在大學生,是企業的發展定位。如今,校內網的新定位由用戶決定。和早期的facebook一樣,經歷了若干年后,大學生群體,自然的變成了商務群體,而進步的大學生一直是它保持生機的血液。和facebook一樣,校內網也需要新定位。任何一個品牌都存在發展中的定位轉換,從基礎品牌走向社會品牌。
據校內網相關人士透露,校內網正在計劃轉定位,并將在近期推出全新定位。詹鵬認為,校內網轉定位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平臺化概念的放大將更有利于校內網的發展,而新定位也正好可以改變眾人看待校內網的老眼光,這也是順應校內網用戶成長的改變,期待一個社會化品牌的校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