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三年來,瀏覽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的影片,是無數網友的最佳消遣。現(xiàn)在,為YouTube制作影片,已成為謀生的一種方式。
紐約時報周四報導,YouTube邀請會員成為“伙伴”、并與這些影片原創(chuàng)者分享廣告收入已有一年的時間,最成功的用戶已自該網站賺進6位數美元的收入。現(xiàn)在有些人已將拍攝滑稽可笑的影片當做正職。
巴克利說他一周三次的在線名人胡扯秀根本是瞎搞,但卻幫他解決了信用卡債務。
33歲的巴克利曾在2006年夏天擔任過一個每周一次、在康乃狄克州一個公共頻道上播放的節(jié)目的兼職主持人,他的表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把該節(jié)目的片段放在YouTube上供人瀏覽。巴克利語帶戲謔地評論名人,吸引大量網友上線觀看他的影片。
沒過多久,巴克利就為自己量身打造了“What the Buck?”這個節(jié)目放上網絡。他說,“在YouTube,我的點閱率是1億次。真是瘋了。”
他只需準備一臺2,000美元的佳能照相機、一塊花6美元買來的背景布幕、以及一組從家居修繕大廠家得寶(Home Depot)買來的工作燈。
像YouTube這樣的網站,可讓任何一個人只要高速連結上網,將影音檔案上傳,就能找到知音。
不過,前置作業(yè)相當耗費精力。巴克利說,“在我一周花40個小時在YouTube上長達一年后,才能營生。”但至少就某些個案而言,這種辛苦是值得的。
巴克利是YouTube伙伴方案原始會員之一。隸屬于Google的YouTube在伙伴提供的影片置入廣告,并將所得與他們分享。
YouTube不愿提供這些伙伴們平均賺多少錢,但該公司發(fā)言人札莫斯特指出,“有數百位YouTube伙伴一個月賺進數千美元。”巴克利說他從YouTube廣告所賺的錢已超過10萬美元。(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