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微軟向部分合作伙伴內部發放了IE8RC1。這是新瀏覽器的第一個預發布候選版本,同時也是正式版之前的最后一步測試階段。該版本在功能方面已經基本完善,相比之前的測試版也有了很大進步,不過至少在ACID網絡標準和JavaScript性能,和其他主流瀏覽器相比還差得很多。

IE8RC1探秘 功能有所完善性能仍很失望
此次發放的IE8RC1全面支持WindowsXP/Vista32/64-bit系統,其中XP32-bit下版本號8.0.6001.18343,而之前IE8Beta2為8.0.60001.18241。
IE8RC1在隱私瀏覽、訪問性、總體穩定性、速度等方面都有明顯增強,在功能方面已經完全能夠和Firefox、Safari、Chrome、Opera等對手相抗衡。
上個版本新增的隱私瀏覽模式“InPrivateBrowsing”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現在它在默認狀態下是關閉的,而且增加了一個新的按鈕用于控制該功能的開關,另外組策略里也為管理員增加了相關選項。
IE8開發人員稱新版本的訪問性有了較大改善,不過這方面的變化不容易直接看到,比如支持面向平臺的ARIA、IAccessibleEx、WinEvents等等。外部特性主要是收藏欄、兼容性瀏覽方面,另外網絡開發人員會注意到開發工具、InternetExplorerAdministrationKit(IEAK)和AJAX都有了一些不同。
易用性方面,增加了從Firefox、Safari導入收藏夾、RSSFeed的向導(希望還能支持Chrome和Opera),并且能夠選擇推薦站點的開啟或關閉。

IE8支持收藏內容導入
IE8RC1的快捷鍵更加強大了,比如按下F7可以開啟或關閉“caretbrowsing”功能,這時候可以只用鍵盤控制光標在網頁內移動,完全無需鼠標,和Word有些類似。
按住Shift的同時按下方向鍵可以選擇單個字符了,也支持表格、圖片等非文字內容,對于需要精確復制網頁內容的用戶來說非常有用。
千年不變的查找功能終于有了新面孔,從浮動對話框變成了緊靠在標簽欄之下的專用工具欄形式,而且一旦用戶輸入搜索內容,就會立即以黃色背景高亮顯示結果,同時給出符合搜索結果的數量。
動態縮放(AdaptiveZoom)和高DPI支持也值得注意,二者結合可以縮放網頁的所有內容,除了文字還支持位圖、矢量用戶界面元素、下來菜單、按鈕、對話框等等。Opera和Firefox也有這個功能,但Safari不具備。
IE8的功能越來越讓人滿意了,但性能和標準永遠是微軟的痛處,但也在不斷進步。IE8RC1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相當成熟了,網頁載入速度也比Beta2快了一些,并且開啟五個標簽后的內存占用量從80MB降到了70MB。
運行GoogleV8JavaScript基準測試,在一套雙核心Pentium2.8GHz系統上,IE8RC1得到了27.1分,而Firefox3.1Beta2達到了104分,GoogleChrome1.0更是不可思議的1401分。換到四核心Core2Quad系統上,差距依然很明顯,三者的得分分別為105、265和2991。
當然了,這個測試是Google出品的,肯定會偏愛對自家瀏覽器,不過對待IE和Firefox是公平的,IE的劣勢非常明顯。
再來看看SunSpider,基于WebKit項目的開源JS測試工具。由于GoogleChrome的核心就是Webkit,所以速度最快,在PentiumDC2.8上只用1860.6毫秒就完成了全部測試,而Firefox和IE分別花了2475.0毫秒和11013.2毫秒。換到Core2Quad系統上,結果也差不多,分別耗時1046.1毫秒、2184.5毫秒和7489.3毫秒。
到了ACID3網絡標準測試,IE8RC1只得到了12分,和IEBeta2、IE7完全相同,遠遠落后于其他瀏覽器:Firefox3.1Beta2-93、Firefox3.0.4-71、GoogleChrome1.0-79、Safari3.1-75、Safari4Beta-100、Opera10Alpha-100。
總的來說,IE8RC1在功能方面已經可以接受,穩定性也不錯,運行期間沒有崩潰,只是性能依然令人失望,而且目前還存在一些bug,比如Facebook網站的兼容性有待改進,“Addfriendtolist”功能也會導致程序掛起。
微軟將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某個時候發布IE8最終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