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搜索信息辦假證被騙4000元,網民欲起訴谷歌討回經濟損失。近日,讀者李先生致電本報稱他打算通過法律手段為自己維權,但律師稱其起訴谷歌討回損失的可能性不大。
李先生稱,他半年前從外地來漢找工作,由于只有中專學歷,找工作四處碰壁。后來他按朋友提示,在谷歌上搜索到多則辦證信息,并撥通了頁面上排位靠前的一個電話。后來,他按照對方提供的賬號匯去4000元,但幾天后并未收到證書,且對方手機已經關機。
昨日,記者登錄谷歌輸入 辦證 二字,隨即搜索出3,430,000項信息,其中不少信息含有各類假證辦理的聯系方式,涉及全國各地。
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劉梅芳表示,盡管李先生的遭遇讓人同情,但起訴谷歌討回損失的可能性不大。華中師大教授李玉海認為,現行《廣告法》是1994年頒布的,對于網絡廣告的監管明顯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