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對于電視購物來說,是一個盛極而衰的過渡期。不論是行業的領頭羊,還是散落在各個地區規模尚小的電視購物公司,都沒能擺脫電視購物行業的信譽危機。于是,轉型成為必然。
作為七星電視購物公司的創始人,趙立新是電視購物行業里最具有風向標性質的人物。2008年底,趙立新開始從電視購物的大潮中逐漸淡出,換上了互聯網視頻購物的新名片。對于電視購物行業多年來的混亂現象,趙立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電視媒體購物的形式最早在新加坡獲得成功,之后被引入中國,市場空間急速膨脹,但隨之也泥沙俱下,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等問題一直困擾和籠罩著整個電視購物行業的發展。
電視購物之所以飽受非議,是一些電視購物公司急功近利的做法坑害了整個行業,造成了信譽危機。那么,電視購物在走向下坡路之后,出路何在?“隨著消費者購物模式發生轉變,從傳統的街購、電視購物等轉移到以互聯網為主體的網絡購物,如果我們還是對互聯網媒體的購物趨勢視而不見,只會在電視媒體平臺上轉圈,結果就是死路一條。”趙立新表示。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順勢而為,趙立新決定把七星購物的觸角延伸到互聯網上。視頻購物網站24city的上線掀開了轉戰網絡購物的底牌。不過,外界曾認為,網絡視頻購物無非是把電視購物上的視頻內容“搬家”到互聯網上,難以扭轉其頹勢。對此,趙則持不同意見,“網絡視頻購物并不是簡單地將電視購物搬到網上,后者是強制觀看,而前者是用戶自己要去看,而最巧妙的是,在商家店鋪與消費者間,24city引入了‘購物寶貝’的真人導購模式。”
《銷售與市場》雜志主編魯培康表示,視頻導購模式突破了過去網絡購物產品文字和圖片介紹的束縛,通過“購物寶貝”向感興趣的顧客展示產品款式、功能、特點、用途等信息,提升了網絡購物的用戶體驗,從這個角度看,對電子商務行業來說,是一種顛覆性的創新。而且,對電視購物企業來說,電視購物的隕落,可能會刺激該行業向互聯網平臺的整體遷移,由于這些企業普遍有供應鏈、商品運作、物流等傳統資源,將觸角延伸到網絡購物領域,也具備一定的遷移優勢。但這種新興的視頻網絡購物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電視購物并提升銷量,還有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