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有關部門和互聯網相關協會聯手進行了“整風運動”,即清理整治網上低俗之風運動。筆者本來不關心這個事情,但是有一條新聞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對網易的一個員工進行了懲罰,這令筆者感到不解。
在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出具的公告里有如下文字,“協會在敦促網易網加強本網站工作人員思想道德教育、積極打擊互聯網低俗之風的同時,已將陳某傳播低俗內容的情況及個人信息在協會內部成員單位予以通報,建議成員單位網站拒絕接納該人進入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領域,以作為對道德水準低下從業人員的警示”。
筆者以為,北京網絡媒體協會既非政府職能機構,也非司法部門,是一個非盈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宗旨有一條是倡導自律的,為何能打破一個人的飯碗,并且剝奪了重新獲取飯碗的權利?作為一個網絡媒體工作人員,迫于追求流量和績效考核的壓力,也有可能是直接上司的意見,可能會通過一些被稱為低俗的內容獲取眼球,而犯了錯誤。且不管責任在誰,板子最終打到了工作人員身上,被單位開除了。這已經是很重的懲戒了。現在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的公告實際上宣告了,網易被開除的員工將永遠的被互聯網行業拋棄。他不可能再在互聯網公司找到工作,因為就像被“游街示眾”一般,誰敢違逆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的意愿而招聘該員工。時下正值互聯網寒冬,又臨近年關,就業形勢嚴峻,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又給社會生產了一個下崗人員。
清理低俗的互聯網內容,是值得肯定和宣傳的事情。保護未成年人,也是義務和職責所在。但是是否能因為清理低俗內容,就不顧一切,喪失法治觀念、人文關懷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筆者以為,清理低俗內容、整治互聯網,首先就必須堅持依法治網的原則。現在互聯網里出現了太多的“自律公約”,卻依然不能有效的抵制各種不良風氣,這說明之前的各種行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筆者以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應該加快互聯網治理的立法進程。用法律去約束網站的不法行為,也保障網站的合法利益。
堅持依法治網,就要求對被監管者和監管者的責權利有明確的界定。警察巡查尚要出示證件,更遑論有關部門和協會調查一個網站和公司呢。互聯網發展勢頭良好,被很多部門和協會組織看作一塊大肥肉,都想找個由頭管一管。除之前的廣電總局、信產部、互聯網協會,現在又有北京網絡媒體協會,最近還鬧出了個中國廣告協會互動網絡委員會要出臺《中國互聯網廣告推薦使用標準(試行)》,也想分一杯羹。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管理互聯網的部門、機構進行審查。堅持依法治網,就要求這些監管者也要遵守國家的法律。
其次,必須堅持科學治網的原則。有關人肉搜索的爭議和討論,現在出現了一邊倒的輿論傾向,普遍的視人肉搜索為洪水猛獸,忽視了其背后的積極因素和民意所在。近期出現的網絡反腐事件(如“周久耕事件”)等也是人肉搜索的一種,受到了輿論的支持和褒揚。筆者以為,近年來的各項整治互聯網的行動缺乏對于互聯網的理解,有關部門和協會不了解互聯網的發展規律,容易出現矯枉過正、一廂情愿的行為出現。
監管互聯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而不是要壓制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是高科技,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近年來對于互聯網的監管有失偏頗,只有管制,沒有促進。堅持科學治網的原則,就是要鼓勵創新,鼓勵新鮮事物的發展。要整治互聯網,更要促進互聯網創新。筆者以為,有關部門和協會也要多搞搞有益于創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