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Google研究人員在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隨著社交網絡不斷擴展,深入社會生活當中,用戶越來越多地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現實的社交,這種現像已經威脅到了用戶的隱私,同時卻又造成了這樣一種假象:用戶自己暴露了自己的隱私。
根據Google研究人員發布的這份報告,社交網站通常在3個方面影響到用戶的隱私:
1. 無法控制活動流
所謂無法控制活動流對用戶隱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無法控制活動流中的事件(例如Facebook Beacon和coComment有這樣的例子);二是無法控制哪些用戶能查看活動流。
2. 不受歡迎的鏈接
研究人員對不受歡迎的鏈接進行了界定,他們認為所謂的“不受歡迎的鏈接”就是披露用戶不愿意披露的信息的鏈接。例如,TrackBack和意外鏈接就是這樣的。Trackback是一種網絡日志應用工具,它可以讓網志作者知道有那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
3. 通過綜合社交圖揭示用戶身份
考慮到社交網站會記錄用戶相當數量的身份信息,因此,Google的研究人員認為,通過比較多個社交網站上的數據,就可以揭示用戶的身份。研究人員已經利用了該方法,把Netfilx的數據同IMDb(PDF)的數據進行對比,成功識別了Netflix的用戶。
在進行上述的分析后,Google研究人員也在報告中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首先應用軟件應該向用戶明示哪些用戶活動會被自動加到活動流中。
其次,在用戶被某一軟件加上后,用戶應該得到授權可對活動流中的事件進行控制,也能夠有權把某些事件從活動流中移除。
用戶應當被明確告知他們活動流的受眾是哪些,用戶也應該有權能夠控制和決定活動流的受眾。
軟件開發人員在開發應用軟件時,應當使活動流事件的生成符合用戶預期。
Google的這份報告還建議開發商開發相關的工具,讓用戶了解互聯網上有關自己的信息;同時也開發相關的預警系統,例如自動鏈接查詢工具,這樣可以讓用戶了解自己的隱私是否會受到威脅,使用戶在制作新的內容之前能夠對有關的情況保持知情。(明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