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正在淡出蘋果的舞臺——或許一去不返——標志著從上世界六十年代激進嬉皮士運動發端的一個互聯網時代的終結.自與他齊名的競爭對手比爾·蓋茨(Bill Gates)從微軟退休轉向慈善事業7個月后,喬布斯也將因健康原因退居幕后.
英雄落幕
曾改變了當代文化的蓋茨和喬布斯,被PC支持者和Mac擁躉奉為各自陣營的領袖.在咖啡館及其他硅谷社交場合,關于各自陣營技術孰優孰劣的激烈爭論不絕于耳,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PC支持者最常引用的事實是,全球超過90%的電腦運行著微軟的操作系統,這令狂熱的蘋果迷感到挫敗.兩大敵對技術都擁有各自爭議性的代表人物:PC領域是蓋茨,而喬布斯則代表了蘋果陣營.
互聯網先鋒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本周將帥印移交給了新任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淡出了雅虎的歷史舞臺.硅谷Enderle Group公司分析師羅勃·恩德利(Rob Enderle)表示:“在許多方面,我們正在遠離那個領袖人物塑造公司的時代”,“有人可能要說'谷歌小子'怎么樣,但它們的創始人真的是偶像人物嗎?我認為不是.我們似乎在遠離那個靈魂人物打造一個公司的時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谷歌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的超級明星利用數百萬用戶的隱私謀取廣告利潤時,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們卻在不遺余力地保護自己的隱私.恩德利說:“從很多方面看,在這個明星倍出、品牌不斷更迭的時代,網絡公司正在喪失自己的個性.”
彼得·弗瑞斯(Peter Friess)是一家位于硅谷中心的創新科技博物館的館長兼歷史學家.他認為,同樣出生于1955年的喬布斯和蓋茨都成長在崇尚叛逆精神的上世紀60年代,因此身上也打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二人都為了追逐一個為大眾生產電腦的夢想而從大學輟學.而喬布斯在與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制造出首臺蘋果電腦前,就別出心裁地發明了一個叫“藍匣子”的設備,用于盜打長途電話.
時勢造人
“他們成長在一個文化對大眾至關重要的時代.”弗瑞斯說,“那是一個革命性時代.時勢造人.如今,谷歌、Facebook等網絡公司在隨波逐流方面走得更遠.社交網站并不能像喬布斯或者蓋茨那樣改變世界.”
將個人電腦推向大眾正符合了那個年代嬉皮士們“將權利歸于人民”(Power to the people)的理想.蓋茨和喬布斯在互聯網誕生之前就賣出了第一批PC和Mac,隨后他們又領導各自的公司在互聯網時代走向輝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助教克羅伊·切西爾(Coye Cheshire)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想有一天我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顧搜索巨頭的領導人,但我感覺這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比較”,“只有我們擁有了PC、Mac、iPod、Xbox、Zune、iPhone(手機上網)等等后,這些了不起的信息服務才能變得實用并真正造福社會.”
切西爾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及大國的石油爭奪戰為在可更新能源領域,類似蓋茨和喬布斯的偶像人物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在大眾中推廣PC確實將權利放到了人民手中”,“我期待在可更新能源領域,將出現像電腦產業的喬布斯一樣有遠見的領袖人物.”
2年前,喬布斯和蓋茨難得一見地聯袂出席了加州召開的“All Things Digital”大會.他們開玩笑說,外界關于他們敵視的傳言并不準確,喬布斯風趣地說:“我們已秘密結婚了10多年.”引發在場聽眾哄堂大笑.
“沒有人愿意死去……但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開學典禮上對滿場的學生們說,“死亡也許是生命中最了不起的發明,因為它送走耋耄老者,給新生代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