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來四川,也是那么多年來第一個沒有在家過的春節,說不想家和親人是假的。”大年三十夜,本是一個合家團圓的大喜日子,然而來自廣州海珠援川醫療隊的吳顯明和隊友們,卻只能圍坐在一間沒有空調的板房中,看著春節晚會,思念著遠方的家人。
妝點板房過新年
特別新年 板房里度過
今天雖然已經是正月初四,但廣州海珠援川醫療隊的隊員們,仍堅守在汶川棋盤溝安置點板房中。
為了慶祝新年,隊員們自費買來了一些紅色小燈籠懸掛在板房門口,營造新年的喜慶氛圍。
“在廣州過年都是在外面吃飯,然后逛街和花市等,但四川這邊過年大家都喜歡在家里團年。”由于不懂四川過年風俗,這也讓廣州海珠援川醫療隊成員差點吃了閉門羹。
吳顯明說,大年三十晚上,醫療隊一起到外面吃飯,這才發現平日都在營業的餐飲場所幾乎都歇業了,好不容易大家才找到一家農家樂,吃了頓簡單的團年飯。
女兒呼喚 QQ上團年
和隊員吃過團年飯回到板房中,吳顯明的手機鈴聲響起,一看是家里打來的長途。剛接起電話,就聽到8歲女兒吳曉卉急切的聲音:“爸爸,你怎么還沒有上QQ啊?人家還一直在網上等你團年呢!”
通過QQ和家人聯系
吳顯明急忙來到隔壁板房臥室中,拿出筆記本電腦上網。他剛一登上QQ,就看到妻子那熟悉的頭像跳個不停,點開一看,女兒正用妻子的QQ在呼喚他:“爸爸,我今天去逛了商場和花市,好掛念你哦……”看到女兒的留言,這個大男人的眼睛幾次有些濕潤,他迅速地在鍵盤上敲著字回復女兒:“我也很掛念你,記得幫我告訴媽媽,我在汶川也很想她……”
在板房中和家人朋友聊上幾句,互相拜年后,吳顯明感覺十分欣慰:“雖然沒能回家,但留在汶川災區和受災群眾一起過年,將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
隱瞞險情 怕家人擔心
“贈:廣州(海珠)援川醫療隊,妙手仁心醫術精湛……”在板房中,記者見到了不少錦旗。據醫療隊成員介紹,來到汶川之后他們不僅在板房區設置了醫療點,還經常冒著余震和飛石的危險到附近山上群眾居住的地方送醫送藥,這讓當地很多群眾對廣州醫療隊深懷感激。
到汶川后,家人電話中說的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我電話里只敢告訴家人,路上有點危險,但卻不敢給他們說落石很多,怕家人擔心。”吳顯明說,為此他也要求隊員每天晚上10點前必須回板房,這讓不少隊員指責他是“嚴厲隊長”。
吳顯明嘆息地說:“等回去了他們就明白了,是我把26個人帶到汶川來的,我必須確保最終將26人平安帶回廣州!”
記者 吳佳惠 江亨 1月29日汶川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