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就“推進信息化與‘兩化’融合”為主題,接受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與新華網的聯合訪談。
未來兩三年仍是3G范疇
訪談中針對未來電信業的發展趨勢,楊學山表示,在未來兩、三年,4G還不會成為普遍商用的模式,從移動通信角度來說,還是3G這個范疇。
他說,“從互聯網或者計算機角度來說,在兩三年內,IPV6還只是實驗的狀態,還沒有進入全面切換的狀態。展望未來二三年,技術主體和今天沒有太多的變化,現在正在說的3G要變成商用或者逐漸變成主流,進入到融合整合。”
楊學山又稱,三網融合是一個發展趨勢,也演變成一個現實的商用模式和實際可能。“一些發達國家,三種業務融合起來的平臺和服務已經商用化,已經不是概念和實驗室,是完完全全的商業提供。中國在一些地方有試點,如寧夏的農村信息化,實際上就是三網融合的,電信一條線,可以通電話,可以連接互聯網,可以看電視,這個電視的水平比北京的水平還高一點。他相信在未來幾年,這個步伐會進一步加快。”
小靈通不能理解為退市
另外,楊學山指出,春節以后,媒體對小靈通的問題高度關注,他想稍微轉變一下角度,大家不能理解為小靈通退市。他解釋,在信息技術發展里,特別是移動通訊發展過程中,這種換代已經有很多次,如在80年代是模擬手機,大哥大,后來演變成數字,然后是二代,現在向三代轉變。所以小靈通在發展過程里有新的技術和終端來替代,它是技術進步的一種要求,也是頻率分配的一種要求。
楊學山指出,無線電頻率是非常稀缺的資源,用移動通信的,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比如說藍牙的連接,都要占用頻率,所以用移動手機的頻率就是有限的幾段,所以小靈通的頻段正好和TD的頻段重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適應技術進步的需要,為了頻段的要求,小靈通要進行調整,這是必然的要求。所以不要理解成退市,而是小靈通用戶能夠使用上水平更高、服務更好的。同時老百姓還關注一件事情就是資費要低,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相信資費會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