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消息,在不久前結束的拉斯維加斯開幕的2009年消費電子展(CES)上,通訊廠商摩托羅拉發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可回收塑料飲料瓶制造的手機——MOTO? W233 環保版。這款產品具備100%的可回收性,更是全球首款“碳中性”手機,榮獲了Carbonfund.org的零碳排放產品認證(CarbonFree?)。它不僅體積比原來縮小了22%,而且包裝盒以及盒內的所有材料均采用100%再生紙印制而成。此外,盒中還附贈一個郵資已付的信封,以便用戶日后將舊手機返還給摩托羅拉進行回收,無需額外付費。作為長期關注和踐行環境保護的跨國企業,摩托羅拉又一次以自己的創新設計和產品,為社會環保做出了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
擺放在摩托羅拉服務中心的綠箱子(騰訊科技配圖)
綠色理念全面植入公司經營活動
摩托羅拉綠色環保是摩托羅拉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非常重視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并采用先進技術來降低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將綠色理念植入從原材料、設計、生產、包裝,到回收與處理的各個環節,盡力降低經營活動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建立了非常成熟的環境管理體系,并于2004年底獲得了ISO14000認證。此外,公司還通過內部環境、健康、安全(EHS)管理體系審核和外部法律法規符合性審核,不斷提高環境管理質量。
綠色產品的根源在于“綠色設計”。在設計方面,摩托羅拉“綠色”設計要求評估產品生產和包裝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藝。包括產品的運行性能,主要是指能效,以及是否適于重復使用和回收。摩托羅拉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從搖籃到搖籃為特點的產品設計解決方案,力圖產品在設計的源頭(搖籃)就認真考慮當產品生命終結時能否被環境接納以及能否經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再次成為原材料(搖籃)。因此,產品研發設計流程設置了很多關于環保評估的環節,如果不能通過這些環節是無法進行到下一個環節的。摩托羅拉還設有由各業務部門代表組成的產品監管委員會,負責協調綠色設計的相關事宜。
在原材料選擇方面,摩托羅拉全球列出了多種需要在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避免使用、減少使用或需要報告的物質。具體體現為采用易再循環材料,盡量不用或少用難以再生或無法再生的材料;盡量避免使用或減少使用有害、有毒、危險的材料;盡可能減少材料使用量及材料種類,使產品使用或報廢后容易處理;盡量采用標準結構,便于更換更新,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選擇能耗低的原材料,使用量大的原材料盡可能就地取材,避免遠途運輸,以降低能耗和成本,等等。
在生產階段,摩托羅拉按照“精益”生產的原則,選擇那些物料和能量使用效率高、不產生有害物質或在生產過程中能將有害物質消滅或回收利用的工藝路線。同時,設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負責企業的環境保護監督、報告與改進工作,建成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并投入大量的運轉資金和人力保證環保系統和設備的正常運行。
對于產品的包裝,摩托羅拉不斷努力降低包裝的重量和體積,增加可回收利用材料的比例,不搞過分包裝。并與眾多供應商達成協議,將能回用的包裝材料,企業不能自己消化的,返還供應商循環使用。如:改善包裝箱的內部結構,使同樣體積的包裝箱容納更多的產品和零部件。再如,在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中,有些是需要用防靜電的包裝袋包裝的,價格昂貴,但以前用過后便作為廢棄物扔掉。后來摩托羅拉發現,經過清洗及防靜電處理后這種包裝完全符合要求,還能再次使用。于是把這種經過“處理”的包裝袋返還給供應商,讓他們再次利用。
摩托羅拉采用先進技術來降低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努力還表現在產品回收和再利用方面。摩托羅拉手機的可回收利用率高于歐盟《關于報廢電子設備的回收、處置和循環利用指令》(WEEE)中規定的65%的目標。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近70個國家實施了手機回收計劃。并根據WEEE指令,在規定的國家開展了網絡設備回收計劃。也在其他國家,應客戶要求、按合同規定或法律要求,回收網絡設備。在美國,摩托羅拉還回收諸如電纜調制解調器和機頂盒等產品。這些回收計劃中收到的產品都交由專業企業處理,以便重復使用或分類并以安全、負責任的方式進行處置。
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摩托羅拉正在通過提高能效、減少碳排放量努力應對這個挑戰,在自己的生產和辦公場所以及物流中采取一些列措施實現節能減排。2007年啟用的位于北京望京的摩托羅拉中國創新園區,是摩托羅拉進行這種嘗試的一個非常好的案例,一系列高能效技術在這里得以應用。例如,大廈的照明亮度控制和管理系統能減少照明系統的能耗;所采用的低輻射鍍膜玻璃的透光性是普通玻璃的二倍,降低了熱量損失和對人工照明的需求;暖通空調系統也采用了高能效技術。園區的直燃型吸收式采暖和制冷系統采用了天然氣而不是電力,具有更高能效,有助于在夏季高峰期降低北京的用電需求。通過將大廈產生的廢水重復用于沖廁所和綠地灌溉,每年還能節省30,000噸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