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電子商務依存度來衡量企業對于以B2B和B2C為主要內容的電子商務的依賴程度,那么從眾多的調查報告數據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生產制造企業對分銷和渠道的依賴程度相當高,反過來對電子商務的依賴程度卻比較低。它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電子商務作為對傳統渠道的一個補充,如果兩者發生沖突,一定是電子商務為分銷渠道讓路。
如何提高電子商務在企業銷售活動中的比例和作用呢?在我看來,目前對電子商務較低的依存度并不表明企業的真實需求;實際上,因為急于擺脫全球經濟危機環境下的艱難處境,企業(尤其是制造業)普遍對電子商務寄予厚望。但是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企業經營銷售中的作用、提高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依存度,必須對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進行變革。
傳統電子商務導致去分銷化和渠道扁平化,對此模式的批評不是一天兩天了。有觀點認為,雖然扁平化使企業能夠大幅度削減渠道成本,但并非適合每一個行業和產品,尤其不適合大中型企業。生產者/制造商(遠程地)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的方式存在一系列弱點,由電子商務導致的渠道扁平化或者說去分銷化,使得所有的市場反應、顧客溝通和臨場決策都必須由企業自身來執行。在回收了高額的渠道費用的同時,企業也面臨著終端市場環境中更復雜的社會審核和道德拷問等巨大挑戰;這些風險,原本是由分銷渠道接觸到并承擔起來的。盡管企業可以設計很多技術手段來規避風險,但那僅僅局限于可預見的非緊急問題;實際上針對用戶群和來自整個社會的復雜挑戰,原本都是分銷渠道來支撐和面對的。從本質上來說,渠道不僅為廠商提供了物流和終端管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終端市場的社會信用。
“市場本身就是多元的,各地各群體的消費能力、消費心理都有很大的差別,如果由廠商來直接實施,則很難滿足每個區域的消費者,差異化的行銷是非常必要的。”分銷實際上比廠商能夠更好地承擔企業自身難以面面俱到的區域銷售管理、市場推廣、售后服務、培訓支援等等事務和職能,能夠更好地對區域事務進行快速反應。因此,如何調和與渠道之間的矛盾,成為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危機中企業的迫切需求都要求電子商務傳統模式,尤其是B2B模式的突破性變革。媒體報道,作為國內最領先的企業獨立電子商務架構提供商,ShopEX即將發布針對分銷渠道的B2B產品“分銷王”;我想,這應該是電子商務架構的組織者和服務商為此邁出的最可喜的一步,或者說最值得期待的一步。畢竟,阿里、環球資源的B2B服務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價格戰與用戶數量的爭奪,而置B2B最迫切的變革需求于不顧。
從我的觀察來看,ShopEX并沒有想當然地從B2B開始,而是在牢牢占據企業獨立B 2C電子商務市場在國內90%以上份額,擁有了超過33萬的獨立網商用戶之后,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和用戶需求的挖掘,發現并深入而透徹地研究了B2B傳統模式存在的矛盾。然后,ShopEX選擇改變B2B的傳統模式,將矛盾最尖銳的雙方——分銷渠道與電子商務協調到了一起;通過幫助傳統商業模式提高效率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了企業獨立經營狀態下對電子商務的最大依存。
ShopEX沒有宣稱“顛覆”渠道,卻從事實上顛覆了站在渠道對立面的狹隘B2B模式。
可以預見的是,通過ShopEX分銷模式B2B產品的上市,堅持從電子商務中尋求突破的企業和之前始終遲疑于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的企業,再也無需為分銷渠道和電子商務的矛盾而憂心忡忡;它們,完全可以依賴于分銷B2B這種嶄新的電子商務架構。對于信賴分銷渠道的企業界來說,這也可以認為是B2B與渠道的親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