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4月29日消息,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獲悉,來自海南、廣西的5個農民網絡實施詐騙犯罪團伙,被南京市下關區法院分別判處1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這個團伙中,年齡最大的30歲,最小的僅20歲。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通過QQ、阿里旺旺等聊天工具,向用戶發送虛假中獎信息,告訴對方說正在使用的QQ賬號或阿里旺旺賬號被系統抽中大獎,并向發送偽造的網站網址。
這兩個網頁,都有他們購買的“400”電話號碼。當對方看到中獎信息,撥打“400”電話確認時,這個犯罪團伙自稱以兌現獎金需要交納手續費、稅款、保證金等為名,要求對方匯款。先后有廣西、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的10名受害人被騙,金額達7.2萬余元。
“這種詐騙手段是很容易被識別的,”阿里巴巴誠信安全部相關負責人說,“為了保障網絡交易的安全,阿里旺旺開發了相關的安全功能,當用戶收到了含網址鏈接的信息后,如果網址屬于非阿里巴巴的網址時,阿里旺旺的聊天窗口中將顯示問號;如果在阿里旺旺上跟您對話的人是阿里巴巴工作人員,會在聊天窗口顯示"阿里巴巴工作人員"字樣,以區別假冒分子。”
做繭者必自負,詐騙人得到了法律的嚴懲。“犯罪嫌疑人的詐騙手段并不高明,給自己詐騙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這降低了受害者的防范意識。”北京東元律師事務所朱律師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如果網絡主管部門能夠加強網絡域名的管理,如果電信部門在企業申請400電話時能夠認真審核企業的營業執照等等,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能夠嚴格把關,就可以防范這些欺詐行為的發生。
“阿里巴已經構建了國內首個網絡安全平臺,對詐騙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采用系統和人工結合的方式,對中獎信息進行監控過濾和處理,每天處理了數萬條中獎詐騙信息。”阿里巴巴誠信安全部人士說。
此外,阿里巴巴誠信安全頻道通過要聞播報、反詐騙論壇、定期發布安全公告等形式對網絡欺詐手段進行曝光,通過“防、控、打”三道關卡,層層覆蓋、環環相扣,在業內率先作出垂范,打造一個誠信健康的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