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逛超市當成飯后散步的陸大媽習慣了把一個折疊環保袋塞進口袋才安心出門,在杭州某外企工作的小潘特意從遂昌老家帶來了一個腰圓型竹籃方便買菜,白領小米的車上多了一個叫做“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的帆布袋。與此同時,在淘寶網上一批商家抓住小小購物袋承載的商機,爭相推出各種款式的購物袋,填補巨大的市場空白。
這是限塑令實施一年來,杭州幾個普通市民的生活細節。
去年6月1日,“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執行: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時隔一年,成效如何?浙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商業改革處相關工作人員說:“喜憂參半,初見成效”。來自官方的數據:“限塑令”實施一年,浙江省各大超市、商場塑料袋的使用下降了80%,農貿市場下降了20%。
記者近日走訪了使用者、生產者,試圖勾勒出“限塑令”對“使用塑料袋”這種生活習慣的挑戰。
超市:塑料袋用量只有去年1/5
下午5點是超市的一個高峰時段,世紀聯華慶春店一派繁忙。每個收銀口都排起了十來人的隊伍,隨機觀察一條收銀通道,連續10位顧客,有四人自備無紡布環保袋,兩人自備大容量塑料袋,三人花0.3元買了塑料袋,還有一位大伯買了一塊毛巾一包料酒直接捏在手里回家。
超市工作人員說:現在塑料袋的用量基本上是去年“限塑令”之前的1/5。
以慶春店為例,原本一個月要用30多萬個塑料袋,目前生意最好的日子一天才用2000~3000個塑料袋,有些日子,用量連原先的1/10都不到。“以前超市里給員工發點東西,或者團購,都是塑料袋一包包裝好,至少按貨品數量配好相應數量的袋子,現在都不用了。”
在大購物袋節省的背后,熟食果蔬等區域的手撕式食品袋用量明顯增加,不過即便算上手撕袋增加的量,“限塑令”前后塑料袋的用量還是大大降低的。
大型商場限塑效果更好,銀泰武林店企劃部工作人員說,在“限塑令”前,商場超市和一些小物件會使用印有銀泰LOGO的粉色塑料袋?,F在商場改變格局,撤了超市,可以說,目前在銀泰武林店,塑料袋的用量基本歸零。
農貿市場:塑料袋“瘦身”成小食品袋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是“限塑令”所限制的三大零售場所。其中“集貿市場”是“限塑令”最難啃的骨頭。記者昨天走訪杭州城北、城東幾個大型農貿市場發現,這里的塑料袋已經基本被小食品袋所替代。
“去年開始塑料袋就不能用了,市場方面管理的也比較嚴。”杭州大關農貿市場一個以蔬菜為主要經營品種的攤主說,開始時他們主要用繩索、帶子捆綁蔬菜,只有購買量大的顧客才能得到一個免費贈送的大塑料袋。“但大袋子0.5元/個左右的價格,損耗也不小。”為節約成本,今年年初她開始使用以15元/斤的價格批發來的食品袋,很小,只能裝諸如蘿卜、黃瓜、南瓜等固定形態的蔬菜。“一份菜就是一個袋子,大袋子還需要顧客自己準備。”她說,目前市場里大部分商戶使用的都是這樣的食品袋。
杭州城東楊家村菜場,一些水果、水產老板卻還在大量使用有色塑料袋。一位經營者說,一個小食品袋一般只能裝3個蘋果,如果顧客要買菠蘿、甜瓜、西瓜等水果,這樣的食品袋根本沒用。“為了照顧生意,批發這種違規塑料袋也是沒有辦法。”
杭州葉青兜農貿市場是杭州率先實行限塑令的,這里的商戶使用的一律均為市場管理方提供的可降解塑料袋,無論是食品袋還是有色塑料袋在這里均沒有發現。市場管理人員說,他們主要從控制源頭、查處使用、疏導購買三個方面抓。一旦抽查發現商戶還在使用違規塑料袋,市場方會對他們進行200~500元的現金處罰,三次違規會被停止經營權。與此同時,市場專門設立了環保塑料袋購買點,零利潤出售。
流動攤點:不用塑料袋,我們用什么
“‘限塑令’?當然知道,但我們小本經營的,塑料袋不可缺,而且還必須便宜。”八丈井東路一家燒烤店外送的塑料袋沒有任何標識,薄得近乎透明。因為生意忙,老板的回答很不耐煩。“不準用塑料袋?那我們用什么?”
晚上10點30分左右,石祥路夾板市場附近有8輛手推車在經營,每一輛手推車上都掛著一沓塑料袋,“這用起來方便,我們不用,顧客還不高興。”一個攤主說,因為使用的都是泡沫碗,防滲性不好,所以他會在泡沫碗上再套一個塑料袋,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約為100個。“偶爾可見城管來查違章經營,但從沒人來管過我們的塑料袋。”
流通環節: 違規塑料袋,有人悄悄送上門
在東站小商品市場和安琪兒服裝市場,有不少塑料袋批發商,杭州街頭小店大多從這里進貨。幾位攤主告訴記者,銷售情況不錯。最好賣的是超薄背心袋,問到進貨渠道,攤主口有遮掩,但也不小心漏了底,“生產很簡單的,三四個人搞點塑料薄膜一臺封口機,產量也很可觀”。
超薄塑料袋的無孔不入,還在于其“靈活”的銷售方式。葉青兜農貿市場的負責人說,等市場管理人員晚上6點下班后,就會有些人拎著大包直接到攤位上去推銷塑料袋。有些蔬果攤位就會貪圖便宜偷偷地買上一些。
淘寶網:環保袋網購新時尚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環保袋”,跳出的商品結果多達89004個,從幾元的到幾百元的價格不一。本土的、日系的、韓國風的,各類款式都有。
除了購物袋,一種來自日本的叫“風呂敷”的包裹布也在網上流行起來。風呂敷與購物袋的差異在于它可以包裹任何形狀的東西,它的歷史據說一直可以追溯到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期。
展開是一塊包裹布,折起來是一個時尚拎包,扎在身上則是一件圍裙。一布多用,材料很節省,理念更時尚。
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一款包裹布的商品介紹是這樣描述的:“經常能看到職業女性下班后去購物出現的尷尬景象:精美的套裝+搭配的漂亮包包+不協調的塑料袋。把這塊漂亮的包裹布折疊好放在包包里,一點也不占地方。您還可以去郊外旅行的時候帶上包裹布,作為野餐的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