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風投公司遺棄的“家居易站”,最終不得不面臨資金鏈崩盤的命運。《每日經濟新聞》昨日證實,中國第一家專業家居建材電子商務企業——北京家居易站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家居易站總裁齊躍曾在接受媒體坦言,家居易站背負約兩三百萬元的欠款。在金融危機的波及下,“家居易站”的倒下被業內視為電子商務領域洗牌的前兆。
網站商品仍可銷售
昨日,記者登陸家居易站網上商城,并未發現因申請破產而禁止購物等字樣。一位網站客服人員透露,雖然業務調整,訂貨不能走正常訂貨流程,但仍可以聯系供應商直接交易。
對此,有律師解釋,“雖然公司已經申請破產,但在清算過程中,該公司營業執照并未注銷,仍保留經營資格。”但同時該律師提醒,一旦公司被注銷,消費者有可能承擔購買商品的部分損失。
實際上,在2009年初,一些家裝論壇上有業主反映,參加家居易站網站團購,交了錢卻拿不到貨。
據悉,家居易站所采用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消費者在網上下訂單并將貨款支付給家居易站,再由家居易站通知供貨商直接供貨并向供貨商收取傭金。進入2008年,家居易站改成由網站代替供貨商收全款,再聯系供貨商發貨。但新模式卻令公司業績發生更大幅度的下滑。
“供血”斷流促使行業洗牌
成立于2005年10月的北京家居易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投資總額為15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150萬美元,主要經營家具建材。
在北京家居易站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破產后,北京市一中院已經收到大量的債權人申報債權,目前消費者債權140余起,供貨商債權60余起。家居易站的經濟糾紛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消費者在網上購物并付款后沒有收到貨物;另一類是供貨商向家居易站供貨后沒有收到價款。
據家居易站總裁齊躍介紹,家居易站創業初的新興模式一度被業內看好,這也吸引到美國中經合集團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7年,雖然家居易站一度陷入資金困難的境地,但美國中經合集團依然提供了一筆150萬美元的貸款。但家居易站在經營過程中,主要將資金投入到軟件程序的研究和開發上,并沒有找到一個穩定的盈利模式。金融危機爆發后,業務量銳減導致了公司資金鏈斷裂。
“金融風暴掐斷了市場對一批中小電子商務網站的供給,而后者尚無創造盈虧平衡的商業模式,只得被更具規模的商務網站淘汰。”昨日,一位電子商務從業者稱,目前,除了阿里巴巴、淘寶網以及依靠門戶網站形成的電子商務窗口外,中小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洗牌時期,沒有資金支持且服務形式過于單一的企業無疑將面臨被洗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