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好個產業,有品位、有身段、有光彩,但文化產品也是不易的產業,濫竽充數者很多,仿冒造假、投機取巧者也不少,搞文化事業也不容易。
一位老友花20萬買了個鄭板橋真跡畫作,每次遇到客人都要炫耀一番,以示其品位和風雅,看到朋友的嫉妒眼神,他是多么的得意啊。可惜沒幾天,幾位有名的鑒賞家告訴他那是贗品,在某某地方200元即可買到,他憤怒之際將畫給燒了,20萬就這么沒了。真跡很重要,真板橋很值錢,朋友買的就是鄭板橋的本人手筆,要的就是鄭板橋的“正版”。
寶潔一席話,嚇死鄭板橋
北大方正把寶潔公司送上了法庭,原由是寶潔公司的55款產品的包裝標識等未經授權大量使用方正版權所有的倩體漢字,而這些倩體屬于北大方正開發的計算機字體。寶潔公司代理人辯稱“方正無非是對字體進行高矮胖瘦的調整變化”,這就好比說“鄭板橋的畫不過是把竹子的粗細高矮調整了一下而已”,按照寶潔公司的邏輯,王羲之、宋徽宗的曠世書法不過是把漢字的形狀改變了一下而已。
方正的倩體字庫屬于美術作品,與鄭板橋的畫、王羲之的字一樣,是畫家、書法家的心血之作,在當前法律條件下,受著作權法保護。倩體字庫顯然不是任何人把漢字高矮胖瘦調整就能做出來的,鄭板橋的畫也不是把竹子粗細形狀變化一下就能造出來的,話又說回來:寶潔公司的洗發露難道只是把幾塊豬油加工下?
王羲之也要吃飯
鄭板橋的畫是國家瑰寶,不是隨手涂鴉,王羲之的字是華夏之玉,不是天馬行空,倩體字庫的開發者雖然沒有鄭板橋、王羲之的縱貫古今的名聲,但是他們的創造性勞動確實需要同樣的尊重。計算機字庫有免費使用,有收費使用的,就像畫有一塊錢的,也有幾百萬的,如果未經主人同意把幾百萬的畫給拿走了,那豈不是搶劫?
當下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時代,漢字字庫的開發和創造是中國文明傳承的重要組成,讓開發者和創造者獲得收益天經地義,王羲之、鄭板橋也要吃飯。畫家以畫為生,書法家以字為生,字庫開發者以字庫為生,他們本質上都是靠美術作品為生,美術作品權是他們的基本權利。
尊重藝術家,尊重美術作品權
在王羲之的時代,還沒有著作權法,但是流傳至今,只有部分字流傳下來有王羲之書法的風格,甚為珍貴;在計算機時代,我們人人都可以打出好看的字,但是我們必須有計算機時代的王羲之,也就是我們的優秀字庫開發者,他們的作品是當下計算機互聯網時代的國之瑰寶。
我不替花20萬買來贗品的朋友惋惜,因為他敬畏藝術家,我替寶潔惋惜,因為寶潔不尊重藝術家的勞動。我認為字庫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享用和學習文化的權利,但是我們應該大方地去交并不貴的學費。不敬畏文化的人,不受人敬;不尊重文化的公司,不受人尊重。
固定鏈接:原文鏈接 【發表于(2009年6月28日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