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網絡青少年不良信息對策和環境治理推進會”上月30日在首相官邸召開會議,通過了保護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影響的“互聯網使用基本計劃”.
讓青少年遠離不良網站,遠離色情和暴力信息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難題.由于日本的網絡環境相對比較寬松,青少年瀏覽不良網站、受不良信息影響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此,日本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試圖為青少年瀏覽信息筑起一道“綠色屏障”.
不良信息
在互聯網普及率極高的日本,青少年利用電腦和手機上網已經成了每日的“必修課”.此前曾經有日本媒體調查顯示,日本各年級青少年的手機持有率分別為小學六年級24.7%、初二45.9%、高二95.9%,電子郵件和因特網的使用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日本有六成以上的中學生靠手機郵件與朋友交流.
日本PTA全國協商會近期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依賴手機的趨勢正在朝低齡化發展.在初二學生中,有38%的人“有許多父母不認識的'信友'”,較去年上升3個百分點.半數以上的初二學生稱每天收到11封以上短信.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中有34%的學生每天收到“1至5封”短信,收到“6至10封”的占14%,“11至20封”占6%.
在青少年對手機、電腦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同時,他們遭遇的網絡麻煩也層出不窮.日本文部省今年年初公布的手機使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持有手機的初二和高二學生中有六成遭遇過寫有詆毀他人內容的“網絡連環信”騷擾.
同時,由于利用手機和網絡實施的犯罪和“網絡暴力”逐年增加,文科省表示“讓學生從較早的階段就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和網絡禮儀,這一點非常重要”.
今年3月,日本警視廳逮捕了一名經營演藝公司的37歲男子.這名男子用“你可以成為模特”為誘餌約見一名14歲女中學生并實施猥褻.
這名男子之所以犯罪得逞,是因為女中學生在手機的“交友網站”上登載了自己的照片和簡歷.男子看到相關信息后,向她發送了“希望見面”的短信.
在日本,這種“交友網站”隨處可見,登錄非常簡便.只要利用手機的上網功能上傳自己的簡歷,很快就會有人留言要求“交友”.這種交友網站使互不相識的男女輕而易舉地見面.面對這種情況,有超過70%的家長希望加強對不良網站的管理力度.
大力整治
6月30日,由首相麻生太郎擔任主席的“網絡青少年不良信息對策和環境治理推進會”通過了“互聯網使用基本計劃”,要求相關企業提供過濾不良交友網站鏈接功能,同時督促家長等監護人積極利用這一功能.
考慮到互聯網是自由發表言論的場所,計劃在提及防范不良網站措施時明確寫道:“民間單位和個人的自主努力將發揮主要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此予以尊重”.
早在今年4月,日本就正式開始向不良信息“宣戰”.日本政府今年4月起開始實施《不良網站對策法》,規定手機行業有義務向未滿18歲的青少年兒童提供限制手機瀏覽不良網站的過濾服務.不過,如果父母提出申請認為“沒有必要”,就可取消該服務.
《不良網站對策法》將性、暴力、濫用毒品、欺辱、誘發青少年犯罪等內容定義為“有可能阻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信息”,要求登載有害信息的網站管理者將閱覽者年齡限定在18歲以上,并對18歲以上的閱覽者采取會員制.網吧經營者必須讓未滿18歲的青少年使用帶有過濾軟件的終端,防止他們瀏覽網上的有害信息.
同時,移動電話服務公司在與青少年簽訂服務合同時,也須附上過濾有害信息的條件.此外,日本政府設立了“青少年健全育成推進委員會”,負責篩選網上信息.按照規定,如果拒絕執行相關規定,有關人員將受到“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約合1萬美元)以下罰金”的懲處.
家長協助
關于過濾不良交友網站鏈接的功能,“互聯網使用基本計劃”不僅規定相關公司有義務提供,同時還督促家長等監護人積極利用.這一計劃希望能夠從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同時推進,除敦促父母與子女間設立“使用規范”外,還將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力爭提高教師們在這方面的指導能力.
鑒于許多青少年因登陸手機網站而卷入犯罪,東京警視廳正在積極開展宣傳.警視廳今年4月破例向58所初、高中開學典禮后召開的家長會派遣職員,向新生父母們說明網絡社會的現狀,呼吁他們讓孩子們使用過濾服務.
警視廳去年實施的以東京的中學生為對象的調查結果顯示,擁有手機的學生中利用過濾服務的只有36%.因此,警方正積極開展宣傳,希望家長們不要輕易放棄孩子使用手機過濾服務,使未成年人遠離不良網站.
在警視廳網站里,記者看到生活安全部長山下史雄通過視頻向青少年監護人發出的呼吁:“各位家長,你們孩子的手機都安裝過濾系統了嗎?”目前,日本的手機上網過濾系統分為兩種:只可以鏈接學習網站的“白名單方式”和屏蔽成人網站的“黑名單方式”.由于“黑名單方式”可以接通部分交友網站,山下部長建議“如果可能,希望利用白名單方式進行過濾”.
地方響應
除中央政府以外,日本獨立性相對較強的地方政府也強化了對青少年瀏覽互聯網的管理.日本石川縣議會上月29日通過一項條例,要求家長有義務不讓中、小學年齡段子女持有手機.這是日本首次出臺旨在限制兒童持有手機的地方條例.
石川縣議會當天以多數贊成通過《石川兒童綜合條例》修正案,新增內容包括“除防止犯罪、防范災害及其他特殊目的外,家長應盡量不讓處于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年齡段的子女持有手機”.
支持這一修正案內容的議員認為,“有必要制定規定,以保護自身人格尚未健全的兒童”.反對者認為,這一問題應在家庭和學校作個案處理,方式包括與孩子對話,“行政部門應該做的是限制不良網站和不良業者”.
“沒有哪位家長認為孩子可以接觸不良信息,”石川縣知事谷本正憲說,“重要的是,家長能否下定決心,即使孩子一個勁兒央求也不給買(手機).”
不過,日本是信息相對公開,網絡環境相對寬松的社會.對于青少年瀏覽互聯網信息,日本政府也一直采取疏導和適當限制的方式.近期實施的一系列整頓方案基本上是日本政府在該領域出臺的最強硬措施.但收效如何,尚有待觀察.
有業內人士指出,日本的色情業相對發達,青少年的“援助交際”更是廣為人知.街道上隨處可見的色情廣告,便利店貨架上的色情雜志……這些現實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交流渠道,與不良網站一樣殘害著青少年們的心靈.在學校里,高年級學生欺負低年級學生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學校和社會的壓力也讓很多青少年尋求暴力解決問題.互聯網只是聯絡的一種手段而已.在為互聯網筑起綠色屏障的同時,如何保證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趨利避害,完善心理健康,恐怕才是最重要的.(陳曦)
相關鏈接:日政府培訓家長過濾不良網站
未成年人瀏覽不良網站內容,影響身心健康.日本各地政府為此紛紛開設課程,培訓家長如何熟練使用因特網,確保子女遠離不良網站.
日本國會去年6月通過新法,要求網站和移動電話運營商對不滿18歲未成年人過濾不良網站內容.
新法頒布后,日本各地政府開展一系列家長培訓課程落實新法.課程主要教授家長如何熟練使用因特網,查詢子女是否登陸不良網站,以便及時制止,確保他們免遭侵擾.
日本群馬縣前橋一家非營利組織“媒體研究協會”推出培訓課程“手機文化課”,內容之一是提醒家長,如今孩子們的手機普遍具有上網功能,同時教他們如何防范子女手機上網瀏覽不良網站.
指導員們組織成立“群馬縣兒童健康網絡執行委員會”,每月給中小學學生做3至4次演講,并每月召開內部會議,交流信息和建議.
一名指導員7月下旬前往群馬縣高崎一所小學,向學生家長和監護人講述不良網站對青少年的危害.
他舉例說,一名小女孩用自己名字注冊一家有獎競猜網站,結果鏈接到一家交友網站.網站除有不健康內容,還要求會員交付50萬日元(5000美元)會費. “這時,孩子往往無意泄漏私人信息,如手機號碼等,”這名指導員說.
日本一些縣紛紛向群馬縣政府討教經驗,學習如何教授家長掌握手機過濾服務功能.“群馬縣兒童健康網絡執行委員會”計劃把培訓課程推廣至日本其他地區,教授家長和監護人管理孩子手機,過濾不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