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特別報道:(文/張丹)一年一度的杭州APEC中小企業峰會召開前夕,素來善于利用炒作來拉動公司品牌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馬云,在邀請嘉賓環節再度竭其所能。
從往年的克林頓、李連杰、孫正義到今年的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少林方丈釋永信,其花樣百出的名單總能吸引到各界媒體目光。
但這一次,“科比是否會現場耍籃球”、“馬云會與釋永信談什么”這些話題,都抵擋不住一個與該集團旗下子公司淘寶有關的巨大的問號:為什么,淘寶要在春節前后上市?
傳聞由來已久
今年4月下旬,淘寶籌備赴港IPO的消息在業內不脛而走。有消息人士稱,淘寶已啟動上市咨詢和準備工作,準備將淘寶打造為一個收入主要來自B2C與C2C的綜合電子商務平臺,預計將于明年年初掛牌上市。
當時,淘寶官方未對此話題做出明確回應。而在那之前,淘寶高管多次在接受媒體連線時對IPO話題的態度也是閃爍其詞。但在投資圈內,淘寶打探IPO的消息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業內對此說法不一。有消息稱,淘寶會選擇電子商務概念更為成熟的美國納斯達克市場,其依據是今年3月馬云曾造訪美國,公開發表言論表達了淘寶將要進入美國并與ebay合作的意愿,分析認為“這是其試探美國資本市場的信號”。
更多消息則偏向于認為,淘寶將會在香港IPO,與其B2B業務并肩作戰。這種說法也擁有站得住腳的空間:阿里巴巴近期股價已回升至20港元附近,已擺脫“港版中石油”的陰影。
有些傳聞流傳更久,甚至在淘寶還沒有對外明確談過其收入規模與業務模式時。以至于,“淘寶何時上市”一度成為媒體記者們遇見馬云或淘寶總裁陸兆禧時的必備話題。
“淘寶遲早要上市”,一位長期關注電子商務市場的內地分析師表示,“對于成立六年,又已經擊敗易趣兩年的淘寶網,敲響上市之鐘的柄錘已經觸手可及。”
暗中人事調整
2009年9月10日,時尚周刊《淘寶天下》全國公開發行,這本雜志的副總編人選是淘寶網原公關總監盧維興。盧于2005年上半年加盟淘寶,在那之前他是上海青年報一名產經記者。
接替盧維興工作的,是從北京突然調回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公關總監陶然。此調動顯得頗為突然,這已經是陶然在“北京-杭州”這兩個城市崗位上所打的第三個來回。
據悉,陶最早在阿里巴巴北京工作,2007年調往杭州總部,協助B2B業務在港交所上市。在那之后,在外界看來“功成名就”的陶然再度調回北京,全面負責阿里巴巴北京地區的公關事務。此次突然被調往杭州接管盧已經手了4年多的淘寶公關工作,外界頗感意外。
淘寶、阿里巴巴集團方面并未宣布這一消息。有接近淘寶公關部的消息人士表示,此次調動集團高層的意思,高層認為盧了解淘寶,又是媒體出身,是最適合《淘寶天下》的人選。
以上說法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但與淘寶IPO相比,《淘寶天下》的重要度顯然要靠后一些。一個備受矚目的公司在成長了6年之后,突然更換最核心的公關總監職位人選,其用意也耐人尋味。
有長期關注馬云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動意味著淘寶發展到了新的節點,這節點應該就是IPO。非常時期,用非常之人。而在關鍵時間節點上實施重要崗位人員的突然調動,是馬云所執掌的阿里巴巴的慣用手段。2007年12月,在成功IPO后不久,阿里巴巴突然宣布四高管將離任進修,馬云也因此落下一個“杯酒釋兵權”的口實。
而馬云重視公關做法,在阿里內部幾乎人盡皆知。這是一條非常清晰的價值鏈:公關成就了馬云與阿里巴巴的知名度,知名度成就其品牌,品牌則成就其巨大業務量跟客戶群,業務跟客戶群最終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強大,并把他們送上了港交所資本市場。
重新布局集團架構
實際上,在去年馬云宣布將阿里媽媽與淘寶合并,同時決定給予淘寶50億元支持的時候,就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次資本布局及公司架構改組正在表達出為淘寶上市作前期準備的信號,“這很像是以前曾聽過的IPO序曲。”
不久前,外界猜測中的“淘寶IPO序曲”再掀小高潮:馬云再度展開大刀闊斧的調整,把口碑網從中國雅虎分出來,轉歸淘寶管轄。
與此同時,阿里軟件被阿里巴巴B2B收購。據消息稱,“阿里軟件”注冊的公司名和商標番號已歸阿里巴巴B2B所有,而業務方面,阿里軟件的企業軟件業務被分給阿里巴巴B2B,個人軟件業務則分給了淘寶。阿里軟件的技術部門和阿里巴巴集團的研發團隊,以及B2B和淘寶的底層技術開發團隊將組合成新公司,類似微軟和Google的研發團隊(下稱“阿里研發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集團上一次的架構大調整,正值其B2B業務上市前一年。
2006年10月份,阿里巴巴集團開始分拆工作,母公司成為一家控股公司——阿里巴巴集團,集團架構調整為針對個人和企業用戶的兩個事業群;隨后又展開了子公司拆分和獨立的行動,阿里巴巴B2B在那時已經獨立,此后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單獨上市。
馬云掌管的阿里集團體系里,剩下未上市的4家子公司中,淘寶網和支付寶最被人看好,而其中淘寶網的表現更為突出,資本市場列車的下一站能否捎上她?
不可否認的是,“淘寶網在創辦6年后的今天,確實到了一個節點。”著名互聯網分析師呂伯望說,“她的網站系統需要升級,經營理念需要調整,架構也需要重組,也就是把資源、人力等重新分配。因為淘寶網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預期,架構性的東西需要通盤思考,以適應未來更好的發展。”
而可靠消息稱,“阿里研發團隊”這個新公司在未來將以底層研發為主,解決大規模IT硬件、軟件的協同計算、以及存儲解決方案等。顯然,馬云在未來將特別注重技術研發,以技術驅動互聯網公司,這與目前無論是國際互聯網企業Google、雅虎、亞馬遜還是國內互聯網前列的百度及騰訊的發展理念是一致的。
不難看到,技術團隊的梳理,也將是淘寶網為架構調整打基礎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不僅僅在人事,架構上布局準備上市,更重要的是淘寶的盈利能力早已具備。
“淘寶從來不缺錢,只是不說而已,而且阿里巴巴集團也不指望依靠淘寶掙錢。”接近淘寶的人士說。該人士還透露,馬云一直給淘寶下“死命令”,淘寶盈利超出所定限額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對淘寶不加限制,每年營收幾十億沒問題。”
相關人士認為,馬云之所以下“死命令”,一方面不想殺雞取卵,同時也希望多給點耐心,以等待盈利模式更加成熟。
淘寶網COO張勇在2008年10月曾經對盈利模式作出一次表態:通過各種類型的小額廣告、廠家BANNER廣告、按效果付費的廣告,以及針對商戶需要推出的增值服務—主要是向賣家提供的店鋪管理工具和店鋪裝飾工具。今年以來,淘寶網在盈利上又進行了各種探索,比如B2C商城,以及剛剛誕生的《淘寶天下》等。
在互聯網業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了用戶就有流量,盈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淘寶網共有注冊會員1.45億,而淘寶的Alexa全球排名37位,在中國的網站中僅次于排名23位的新浪網。
淘寶網不缺錢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有一個大的財團支持。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衛哲在今年5月表示,公司至今的手頭現金達69億元人民幣。去年底金融風暴沖擊令投資轉趨審慎,公司至今未有動用上市籌集的4億美元,至于母公司在上市時套現的13億美元資金,大部份亦未有動用。
淘寶網稍前公布,2008年度交易總額暴增至999.6億元人民幣,而今年6月的數據顯示,淘寶網在2009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已經超過800億元,年交易額翻番指日可待。馬云在2008年曾豪言,5年里淘寶將在全球超越eBay和亞馬遜,并在10年里超過沃爾瑪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企業。
由此看來,淘寶上市只等馬云一聲令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