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影視行業的招商大會,基本奠定了來年各大視頻網站和電視臺來年主要收入的基礎。
以往,各大視頻平臺以播放量和預估播放量作為定價的依據。今年9月初,愛奇藝發布了一則關于關閉播放量前臺顯示的聲明,并且表示將以“內容熱度”代替作品的數據表現。
變動之后,最愁的可能是銷售部門,他們該如何去與廣告商解釋,內容熱度是依據什么指標計算的?憑什么這部劇就要比另外一部投放更貴?
前不久,有廣告公司內部人士向鈦媒體爆料稱,因為愛奇藝這一突然的決定,有的重要的廣告商選擇了臨時撤資。而在之后9月底的優酷秋集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目前關閉播放量顯示不是合理解決方式”。
“先破行規”
“關閉播放量是我們非常不情愿做的一件事,但與其讓市場混亂,還不如自己痛下決心,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龔宇說在最新一次公開演講中談到了這個話題。
龔宇認為,這是一件正本清源、去偽存真的事情。此前,制作方和平臺,廣告主和廣告商一直“在這個無聊的事情上做糾結”。實際上,各方都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透露,每個客戶和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合作時,對于有些熱門的、可能過億的內容,都會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費用,請第三方公司對廣告流量進行審計,確保廣告投放的結果真實可靠。但這里面關鍵的問題就是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存疑。
“這對于制作方來說是一個減負。”在前不久愛奇藝組織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知名導演、制片人白一驄表示,大概在2014年的時候,做網生內容過億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今天如果上線兩個小時不過億就覺得“很奇怪”。
白一驄和他的團隊在很早期就涉足互聯網影視制作。“我們真的有那么大增長嗎?其實沒有。我們的播放量一直有問題的。播放量關掉,大家都不要被這個數字捆綁。”
在內容制作側,白一驄說,以往做劇的時候,做一個60集的劇,總播放量一定會高于30集的劇。劇集不做長不行,在數據上拿一個20集的跟60集的打,根本打不過。
除了反刷量、發作弊的考慮之外,葛承志拿今年熱播的劇集為例,說明播放量作為單一維度指標的弊端。
很少有人會知道,占據愛奇藝播放量頭版的位置,不是當年創造百億紀錄的《老九門》,也不是今年夏天成為現象級的《延禧攻略》,而是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系列《小豬佩奇》。
“小孩子怎么看《小豬佩奇》?他第一集都能夠看10遍。”葛承志指出,小朋友觀看的特性就是反復觀看,單集播放的次數很多。此外,《小豬佩奇》上線時間非常長,累積的播放量數據相當可觀。
《小豬佩奇》于2004年5月31日首播,共播出4季,暫停2年后,于2015年2月14日再次播出新一季。該動畫共于180個地區播放。
按播放量評價的話,直觀的感受是《小豬佩奇》應該是愛奇藝上當之無愧最熱的劇集,但愛奇藝認為這不大合理,況且,因為題材的原因《小豬佩奇》的受眾面窄,互動量和覆蓋率也比較低。
“實時”占最高權重
雖然觀看次數是一個很重要的用戶行為,但是并不唯一。隨著長視頻網站用戶體驗的優化,內容觀看的時長,彈幕的數量與質量,分享的次數,有多少評論踩頂,以及在其他平臺上關于內容的輿情等,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戶與內容消費本身的行為數據。
在這些復雜的數據體系中,新的內容指標權重如何分配?這是很多關心愛奇藝熱度值的人頭腦里第一個冒出的疑問。
而目前愛奇藝的熱度之所以廣受質疑,也是因為其具體的指標權重和算法模型沒有對外公布,還存在隨時都可能調整的可能性。
“它指的是客觀反映內容在當前受歡迎程度的指標。”愛奇藝CTO劉文峰告訴鈦媒體,熱度計算方法來自于對用戶行為的分析,算法比較復雜,不是簡單的權重乘以數字就可以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時間范圍內”和“受歡迎程度”是兩個最重要的限定詞,內容熱度計算方法來自于平臺對用戶行為的分析,主要有三大類,觀看行為數據、互動行為數據和分享行為數據。
如果說《小豬佩奇》與《延禧攻略》比較的差異,是因為不同品類導致,同時,拿已經播完了的劇和正在熱播的劇比較起來也不公平的話,那么以同時熱播的劇集《創業時代》和《戰地槍王》也能看出差異。
葛承志介紹說,從播放量(Video View)數據上看,剛上線之初《創業時代》的都略低于《戰地槍王》。但因為《創業時代》是現代題材,主演人員具備話題性,用戶覆蓋率和UV(Unique Visitor,訪客數)這兩個層面上,熱度值略高于《戰地槍王》。
而截止到今天現在,《創業時代》播放量已經領先《戰地槍王》一段的距離,用熱度指標把一個剛剛躥紅的數據表現出來。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單一以播放量排序,使互聯網海量的新內容難以推廣的情況。
此外,盡量擴大樣本,作弊的空間或者作弊的成本就會越來越高。白一驄說,“相對所有的可以刷量的里面,播放量是最好刷的,換句話說,播放量最便宜的,刷評論刷彈幕都挺貴的。會員是真金白銀的,我就不信誰會去刷會員,太貴了。”現在行業判斷一個劇好壞的標準,是彈幕、轉發,以及其在微信和微博上的表現。
如何穩住金主爸爸?
在此前的2018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葛承志給出了廣告主們三個解決方案:
第一,對營銷合作的廣告主開通專屬的視頻帳號,甚至專業的分析,對商業廣告內容有更好的評價和把握;
第二,平臺持續打擊嚴厲刷量行為,包括播放量以及UV的刷量;
第三,愛奇藝正在尋求第三方進行開開放的、全流量的、長時期的認真工作,建立更加客觀、公平和公正的數據體系。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于,熱度重點意圖體現“當下”的的概念,但是,無論是評價視頻內容的商業價值,還是進行廣告投放的決策,廣告主都需要觀望一段時間,并且看重內容持續的價值,積累值依舊是重要的指標。
同時,從作品本身來看,一部劇集在更新之中,按實時榜的計算的話,熱度值自然會偏高,但是,一旦完整播出之后就變得最低,但這并不代表它的數據比正在播出的劇集要差。
葛承志坦言,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截止到今天,播放量依舊是內容制作的商業合同交易,以及廣告投放的商業交易里,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愛奇藝不是關閉播放量不展示,而是認為當下展示的方式不科學。
廣告主非常關心播放量,播放量依舊是在橫向對比上占據極大優勢。基于這樣的情況,愛奇藝還是推出了以播放量為核心的“播放指數”。“播放指數”把播放量納入計算范圍,包括正片的UV和片花的UV,還引入了觀看時長的維度。
愛奇藝小程序推出了“播放指數榜”
在愛奇藝的微信小程序上,“播放指數”排行榜已經上線。鈦媒體發現,在榜單上的絕大部分是劇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依據指數的算法,《老九門》排在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前。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累積到目前播放量略高于《老九門》。但是因為《老九門》是愛奇藝的獨播內容,用戶UV較聚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是獨播的劇集,用戶UV比較分散,所以在愛奇藝上,前者排在了后者之上。
“每一個廣告主決定內容投放的時候,不光要看播放量,還要看背后有多少用戶在看,有用戶觀看的視頻,才有更高的商業價值。”葛承志說。
熱度值背后透露出來的信息是為了用戶服務的,找到當前最熱的內容,讓他們決定當下應該看什么。
“熱度的算法和個性化推薦在底層是相通的。”劉文峰表示,愛奇藝推薦的機制并不是播放量越大越推薦,是希望有更多用戶互動量的內容,推給想看的人。
“為什么你會去看《延禧攻略》?肯定是很多人在你周邊討論,肯定是你觸達到的新媒體一天大概會有一萬兩千篇的新聞在談《延禧攻略》,你看到的是新聞,你看到的不是播放量。”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表示。
從討好廣告主到迎合用戶
這些變化另一個重要的根源在于商業模式的變革。
以往以播放量和收視率為標準的方式,是以純粹的廣告模式為主,觀眾免費觀看內容,本質上是廣告商來買單。當平臺開始向用戶收費的時候,實際上留給市場的空間就越來越小。商業模式的變化,平臺和制作方只需要討好內容消費者本身,而不是一堆要求數據、轉化等KPI的廣告商們。
截至2018年6月30日,愛奇藝會員規模達6710萬,同比增長75%。愛奇藝一直想做成中國的Netflix,而國外類似Netflix的付費觀看平臺,比如Amazon Prime 和 Hulu均不會顯示播放量。
今年以來會員收入越來越占據了愛奇藝收入的主要構成。愛奇藝最新的財報顯示,在2018年第二季度,會員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74億美元),同比增長66%,而在線廣告服務營收為人民幣26億元(約合3.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5%,二者吸金能力相當。
網絡視頻大面積數據造假的“潛規則”,對于已經先人一步上市的愛奇藝不利。今年3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愛奇藝的財務數據是公開且經過會計師審計,而一些依靠花錢買來的流量和甚至是造假的現象,不僅容易引來SEC關注,也將動搖投資者的信心,這也將直接影響股價與市值的波動。
【來源:鈦媒體 作者: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