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購已經是很多人生活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但是隨著網購陣營的不斷壯大,也出現了相當一批網購“旱鴨子”。具體癥狀就是,網上買回來的東西常常不盡如人意,“試水”網購之后想到再次下水心里就犯怵。
為此,淘寶網購達人“聽風釋雨”特意在淘寶論壇發帖,為網購中出現的這些毛病把了把脈。他認為,要成為一名成熟理智的買家,購買網貨要學會“望、聞、問、切”,做到胸有成竹后再出手。只要每次購物都牢記這幾點,就能避免網購中出現的毛病,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東西了。
“望”:看質量,遇到雜志圖片要謹慎
網上購物雖然方便,但畢竟不是活生生的物品擺在眼前,所以第一步,一定要仔細看圖片,千萬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買下。比如有些買家剛上網店,就被形形色色漂亮的雜志圖蒙住了雙眼,收到的衣服質量雖然說不上有什么問題,可是顏色和做工就是不如圖片那么好看。要找賣家評理說不上什么究竟,結果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另外,遇到過分修飾的圖片也需要留個心眼,店家拍完后對圖片修飾一下無可厚非,做個邊框,弄個水印什么的是為了美觀,但是對產品本身大肆渲染一番,就讓人懷疑其居心了。成熟的買家會盡量選擇實物拍攝,圖片較少修飾的網店購物,最好有細節圖能夠看清材質和做工,這樣才更加放心。
(購物保障提醒):
消費者在淘寶網上購物前,選擇商品的時候可選擇帶有如實描述標示的商品。這些商品所有細節必須與描述相符合,一旦不符,消費者可以申請無條件退貨。同時商城商家必須給消費者所有商品都是正品的承諾。
“聞”:多聽多比市場行情,不過分貪便宜
網上很多被騙的情況還是利用了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網店的商品大都比實體店便宜一些不假,但也不會太離譜。就說手機和數碼產品吧,譬如某款機型行貨市場行情4800大洋,網店均價在4400大洋左右,如果有賣家標出3000大洋全新標配,是不是應該質疑一下呢?會不會是二手翻新的?是否是原裝標配呢?該不該在旺旺咨詢時讓賣家傳一些相關的實物細節照片過來呢?成熟的買家在選擇網購前必先對要購買的商品的市場價格行情了如指掌,再到多家網店比對,咨詢,三思而后行。
(網購保障提醒):
消費者在網購中,消費者如果選擇了帶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標示的商品,消費者則可以在收到貨7天內無條件的退換。通過“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實施,消費者在淘寶網上購物就不用再擔心買來的衣服尺碼不合適,或者買來的手機不稱心滿意等情況了。這和目前國內大部分商場“一經售出,只能換貨不能退貨”的服務條款相比,是巨大的進步。
“問”:下單前,問清可能出現的每個問題
詳細咨詢賣家是網購中重要的一步。從經驗來說,能夠耐心解答買家問題的賣家往往比較放心,相反,那些以種種理由搪塞,拒絕回答的賣家就值得懷疑了。以網上代購為例,風險往往出在產品質量、投訴退貨等環節。因此買家在下訂單前,要先將是否提供小票、憑證,以及遇到質量問題如何退換等等問清楚。并保留旺旺、QQ、MSN等即時聊天工具的記錄,一旦爭執發生,有這種憑證總比沒有好。貨到之后萬一出現假冒、質量問題,買家還可以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網購保障提醒):
同樣在網購中,“虛擬物品閃電發貨”是指買家在購買支持“虛擬物品閃電發貨”的商品并且付款后,如賣家發貨超過2小時的,且在買家直接與賣家協商賠付未果的情況下,買家有權向淘寶發起對該賣家的投訴,并申請“虛擬物品閃電發貨”賠付。
“切”:判斷信用,要看信用還要看消保
買家都知道要看賣家信用度,需要注意的是,買寶貝前一定要看清楚賣家是否有差評,是因為什么原因其它買家給出了差評,如果全部是投訴產品質量差、服務差而賣家又沒有合理解釋的話那就要小心了。
除信用外,還要注意店家是否加入了消費者保障計劃。加入消保的網店,點開產品頁面,價格下方就會有一雙小綠手,顯示這是受到淘寶“消費者保障服務協議”保護的“綠色”產品。比如買家如果選擇了帶“如實描述”標示的產品,這些產品所有細節必須與描述相符合,一旦不符,買家可以申請無條件退貨。比如,買家如果選擇了帶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標示的商品,就可以在收到貨7天內無條件的退換。此外,還有“虛擬物品閃電發貨”、“假一賠三”等等。有了消保服務,在網上購物就不用再擔心買來的衣服尺碼不合適,或者買來的手機不稱心滿意等情況了。
(網購保障提醒):
在網購后,當買家購買“假一賠三”的商品并在交易成功后14天內,如買家認為該商品為假貨,且在買家直接與賣家協商退換貨未果的前提下,買家有權按向淘寶發起對該賣家的投訴,并申請“假一賠三”賠付。淘寶網要求被投訴的賣家需積極配合,并根據淘寶要求在7個工作日內提供相關證明;賣家提供的有效憑證,應至少包括以下憑證之一:專柜代購小票、海關出具的有效證明、品牌代理授權書與有效進貨憑證、官方質檢報告,同時淘寶有權根據投訴處理情況要求交易雙方提供其它證明資料。購買家電的消費者如果購買了家電30天保修的商品,則在交易成功30天內可要求賣家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