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部,與8個國家接壤,是我國鄰國最多、邊界線最長的省份。隨著邊境口岸的開放和國際傳染病的層出不窮,新疆地區除了應對本地傳染病之外,國際傳染病輸入的風險也不斷增加,傳染病的預防和防控工作至關重要。
烏魯木齊,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也是新疆傳染病防控、防治的核心。烏魯木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烏魯木齊衛健委)作為全市衛生健康工作的領頭單位,對于傳染病的管控也極為重視,并且一直致力于推動疾控部門借助科技手段加強管控的力度。
統一管控,平臺建立的初衷
很多傳染病,在確診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由核磁、CT、超聲、X光機、紅外儀、顯微儀等設備生成的圖像,尤其是結核病,這些圖像不僅對于結核病的確診至關重要,對于后期的傳染病研究也是極為重要的數據資源。
新疆是結核病高發地區,烏魯木齊各區縣衛健委在各自系統中都存放著大量的結核病影像資料,有些還是較為原始的紙張和膠片。然而由于各區縣衛健委的信息系統都是單獨規劃、單獨建設的,想要打通中間的信息孤島,難度很高。如果全部重新統一規劃部署,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對于區縣衛健委來說成本壓力很大,難以承受。于是,烏魯木齊衛健委決定建立統一平臺來管理全市各區縣疾控中心的肺結核影像數據。
數據+存儲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
眾所周知,PACS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是應用在醫院影像科室的系統。引入PACS系統后,圖像均采用數字化存儲,節省了大量的紙張和膠片,但是海量數據如果選擇的存儲方式不合適,也會帶來沉重的軟硬件成本。
青云QingCloud旗下QingStor®對象存儲正是面向這樣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企業級通用數據存儲平臺,并且支持軟硬一體的部署方式,與烏魯木齊衛健委的需求非常匹配。而且青立方®超融合易捷版作為計算、存儲、網絡深度融合的一體化平臺,迅速滿足了烏魯木齊衛健委及下屬單位對于 IT 基礎架構設施高性能、高可靠、可擴展、簡單易用的需求,并且能夠實現從簡出發,極速上云。
隨著結核病精準防治管理平臺上線,烏魯木齊衛健委實現了對結核病患者診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從結核病患者報卡、轉診、確診以及治療的全流程管理,并且對隨訪等病例監測信息也能實時增量更新。通過數據異構,實現患者在各系統內的治療檔案通過數據共享的方式展現,實現數據完整性、一致性和準確性。為了能夠監測全疆結核病情況,該平臺還支持實時數據監測,并通過地理位置信息技術,第一時間確定高發地區。在病患服務層面,還能做到支持結核病患者服藥管理,根據醫囑以及患者實際情況建立隨訪計劃、服藥計劃、檢查計劃、實現對病人的持續追蹤,視頻監督服藥等。
人工智能,源頭預防傳染病
烏魯木齊衛健委在規劃建立結核病精準防治管理平臺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便是借助AI診斷輔助能力對影像數據進行挖掘,借助大量臨床數據,為結核病的智能輔助診斷以及跨機構、跨系統的影像數據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完成質量控制、報告糾錯和報告信息的推送,而在人工智能診斷的背后是深度學習和大數據產品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QingStor®對象存儲支持Hadoop、Hive、Spark、Elasticsearch 等大數據產品,并且可通過 S3協議直接存取 QingStor®對象存儲中的海量數據來進行各種計算分析。 烏魯木齊衛健委原有的應用程序是基于S3開發,QingStor®對象存儲實現了不修改代碼的前提下,與原生接口無縫接入。
平臺上線后,烏魯木齊各區縣通過運營商專線或者VPN專線接入衛健委業務平臺,并且通過S3接口將影像數據存儲到統一的結核病精準防治管理平臺里,再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影像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實現智能輔助診斷。
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傳染病再度成為全球人類口中的高頻詞匯。實際上,衛生健康部門和疾控部門對于傳染病的防治、管控和研究從未停止。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推進,我們對于傳染病的研究和控制必然會不斷精進。青云QingCloud也始終相信,借助科技的力量,無論是新冠肺炎還是其他的傳染病,必將被人類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