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圍繞網購的秒殺活動報道屢見報端。在北京某高校念書的手機網民小崔就用僅僅4秒鐘時間在8月18日中午12點30分零4秒的“淘寶網1元買汽車”活動拍下4.69萬元的某國產品牌轎車。9月25日至9月30日在淘寶網上舉辦的涉及到聯想、飛利浦和惠普等知名品牌產品的秒殺促銷活動更是吸引了高達18億人次參加。
網購中的秒殺活動越來越多,參與者也眾多,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網購中的一個重要促銷手段。這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日就有專家提出,“秒殺”活動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投機行為,賣家誠信問題值得擔憂,應該為“秒殺”之類的一元“大餐”制定規則,建立監督機制。
專家的意見表面上很合理,任何商業活動都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秒殺”活動作為促銷活動之一也一樣要遵守規則。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專家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目前為“秒殺”制定行業規則是不可行的,也沒有必要的。
所謂“秒殺”,是指網絡賣家發布一些超低價格的商品,讓所有買家在同一時間通過網上搶購進行的一種促銷方式,由于商品價格非常低廉,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有時甚至只需要一秒,因此形象地稱為“秒殺”。很長的一段時間,這種火爆的銷售模式僅僅在淘寶網的中小賣家中流行,隨著時間的推移,眾多大品牌廠家也開始采用這種促銷方式。
“秒殺”作為網絡銷售促銷方式的一種,其中不存在所謂專家所說的是“以小搏大”。“以小搏大”是付出小的利益能換回巨大的收益,也可能一無所有,賭博就是最典型的一種行為。而“秒殺”絕非如此,是消費者熟練地掌握網絡購物技巧之后,在第一時間內搶購回該商品,在沒有搶購到手之后,消費者利益不會受到任何損失。消費者根本不需要投入小錢去搏價值高的商品。“以小博大”之說根本就站不住腳。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企業拿出商品以超低價格來做促銷,只要消費者第一時間搶購到就會成交,消費者支付低廉的價款獲得商品。一旦消費者沒有搶購到,也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商家也不會有任何收益,更不用說借此來“斂財”。“秒殺”活動整個過程中不存在絲毫的詐騙財物行為,提高到行業監管的高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假設“秒殺”活動是消費者都分被支付1元錢,然后再在第一時間搶購,先搶購到的消費者得到商品,其余的消費者無法退回這1元錢。這樣,加強監管,保證公正性才是尤為必要的。
更何況,電子商務對誠信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借虛假“秒殺”活動來嘩眾取寵,吸引消費者關注,勢必會被消費者所拋棄。這是任何電子商務企業都明知的,在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草率地拿“秒殺”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謂的專家提出要為“秒殺”活動來制定行業規則,完全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