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視頻產業的蛋糕日益變大,產業鏈各環節隱在的問題逐漸浮現,版權成尤為難解的糾紛,許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產業以及企業。然而近來“版權”這一老生常談的內容又再度被熱鬧的掀起,始作俑者搜狐高調組建“反盜版聯盟”,劍指目前勢頭正健的幾大視頻網站巨頭!然而為何本列入不了“視頻網站第一陣營”的搜狐要如此大動干戈?“大義凜然”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正氣?到底是“建設維權”還是“版權投機”?
同盟者為第一盜版商,搜狐“助紂為虐”?
在搜狐的“反盜版聯盟”中,同盟者之一優朋普樂原本名不見經傳,卻因此次大張旗鼓的宣傳成為“維權英雄”。然而近日“中國網絡視頻版權第一案”正式被法院一審判罰,被告竟是優朋普樂,判罰金額也為網絡版權之最,高達121萬!這樣一個公然藐視知識產權保護,肆意盜版的公司,瞬間由“維權英雄”變成了“第一盜版商”,這不得不讓之前眾多為其助陣的人們深有被愚弄的感覺!
優朋普樂作為最大的盜版商扯虎皮做大旗,搜狐原本是要躋身視頻網站陣營,沒想到卻上演了一出助紂為虐的鬧劇。如此,無異于為其公然撐開了隱蔽盜版的保護傘,這把以版權為由指向幾個企業的劍,不得不讓人重新質疑它的份量,版權投機的目的也越發清晰。
讓人不解的邏輯與角色
建立健康規范的網絡版權環境,使得這個行業良性發展是眾望所歸。然而維權正道到底在哪里?搜狐的“反盜版聯盟”是否能承擔這個角色?這個問題拋出,回答必然不置可否。翻閱以往的媒體報道,搜狐因新聞、圖片侵權與其他媒體的官司歷歷在目,因搜狗MP3盜版的官司赫然醒目,因網絡視頻的侵權案件也不勝枚舉。如此,本身存在諸多盜版問題的企業卻搖旗吶喊反盜版,邏輯似乎混亂,是非也幾近顛倒。
資深業內人士分析:從社會角色上看,中國的互聯網版權市場,是需要良性發展。但是有政府監管,有法制裁定,如何能由一個懷有投機目的的的企業來扮演裁判和天枰的角色?這對于正在發展的網絡視頻行業并沒有起到良性的引導,只能讓剛剛處于行業發展初級階段的搜狐因此名聲大振。
起步晚、投入低,舍棄勤奮耕耘的正途,借概念上位,這或許就是張朝陽的“版權投機”策略。
伸向網民口袋的匕首
“我們花錢買版權,網民當然要付費。”搜狐的反盜版聯盟如是說。不難看出,這個聯盟的盟友:優朋普樂、激動網,都是付費視頻網站,搜狐這個盟主當然也要走此模式。中國互聯網發展似乎早已驗證:收費是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的,硬性伸向網民的口袋的只能是匕首。但是搜狐們認為:如果沒有免費的視頻網站,那網民們就無可選擇,只得付費!
之前,優酷、土豆、迅雷等網站苦心經營幾年,始終為用戶提供免費視頻分享,并通過廣告收入來回報版權商的模式已經逐漸得到了內容提供商的認同,而卻被“反盜版聯盟”視為異己。然而數據顯示:上半年搜狐用于購買視頻版權的費用為1000萬左右,而僅優酷一年的版權費用就在一億元左右。到底誰在盜版?又到底該誰來買單?這不得讓人深思…
提及搜狐,人們自然想到門戶。曾經的三大門戶已經舊貌換新顏,如今在中國的門戶排名中,順序是新浪、騰訊、網易、搜狐。離開三大門戶陣營,搜狐卻依然可以借助自身媒體平臺的影響力,去影響輿論導向,看來,作為門戶的公信力已然不復存在。“版權投機”可是維權的正道?看來這確實是一個難解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