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阿里巴巴集團與浙江日報集團合作創辦的時尚生活周刊《淘寶天下》宣布:創刊僅僅兩個月單期發行量已經達到28.3萬冊,躋身國內一線周刊行列,創下了中國綜合性周刊的一個奇跡。
國內首份電子傳媒與傳統報業全新融合的時尚生活周刊《淘寶天下》9月于浙江誕生!《淘寶天下》的出生顛覆了傳統媒體的含義,從編輯、發行到廣告,對報紙的定義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首先,從這份報紙的內容上來看。這是一份編輯、記者、讀者、網民實時互動的報紙。所有內容源于網民并由網民采集,所有內容主題的討論、主題的細化、稿件的制做,都由網民完成,編輯只起到前期主題的確認、主題的分工和后期審核的作用。《淘寶天下》的發行,是通過網絡和線下共同發行,以網絡發行為主。同時改變過去平媒廣告無法精確計算效果的廣告模式,雜志網絡互動,嘗試全新的互聯網式廣告模式。
《淘寶天下》與其說是一份報紙,倒不如說是一個紙質渠道,《淘寶天下》創建的是線下消費者進入線上購物的‘便捷通道’,為他們打開淘寶所網聚的龐大網貨集散平臺,這些‘物美價廉、貨真價實’的網絡產品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寶藏。
郭大媽是杭州一位典型的“馬大嫂”,常常為買便宜1毛的雞蛋坐著免費班車趕到大型超市去排隊,而當她得知“賣便宜貨”的淘寶網針對線下發行《淘寶天下》后,她就每周定期淘其中的便宜貨,“一把年紀了,也不想去學什么電腦,看到便宜又實用的東西,我就讓我女兒買,按摩器在超市要賣100多,網上48元就夠了,便宜一半。”郭大媽告訴記者,女兒上班很忙,所以就由她來負責購買一家之用,“除了瓜果蔬菜,淘寶上的東西都要便宜很多。”
實際上,像郭大媽這樣不會上網但又渴望買到“物美價廉”的網貨人群在中國并不在少數。據阿里巴巴集團研究院調研顯示,目前的中國,70年代的人群的購買能力最強,而這部分人的購買行為非常依賴傳統媒體引導。
《淘寶天下》總編輯胡志弘表示,《淘寶天下》誕生在使命就是開拓中國3億網民以外的10億線下消費群藍海,讓不上網的人也能享受網購的便利,而對于上網的用戶則可以找到淘寶網上更多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