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角斗士,可能有人聯想到它的殘忍。可是市場經濟環境下還有溫和的生意嗎?答案是沒有。不是你死我活的搏斗就是意想不到的陰謀,導致一些企業收獲了勝利果實。那些被競爭對手或后來者超越的公司,也許會從此一蹶不振。這里有個很好的例子,比如當年的先驅者易趣和青出于藍的淘寶,相信很多人都會付之一笑。
淘寶保持了一些角斗士的本色,憑借高超搏殺技巧而成為超級明星,像英雄一樣受到世人的崇拜。但淘寶賦予了“角斗士”更加豐富的內涵,比如它籌劃周詳、目標明確、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等。而淘寶東家阿里巴巴詮釋新媒體的戰略規劃,確實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如此市場競爭手段姑且稱之于淘寶陽謀,雖然刺刀見紅但不算血腥!
近日有消息稱,淘寶網通過《淘寶天下》平臺秘密推動一項名為“阿波羅計劃”的戰略產品,意圖立足網購消費市場反噬傳統零售業。可見淘寶不再是當年莽撞的角斗士,甚至于開始擔當起決定市場勝負成敗的領主角色。不經意間,新媒體《淘寶天下》居然創下了中國綜合性周刊的一個奇跡:單期發行量突破了28.3萬冊。
隨著發行量的不斷擴大,商家隨刊贈送的“消費代金券”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消費者可以使用這些“消費代金券”在淘寶網購物。在《淘寶天下》的精準發行模式下,如果按照1:4帶動消費進行計算,最多可以拉動價值40億元的內需市場,這對正處于經濟復蘇期的中國內貿市場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勁的“興奮劑”。
不難想象,歷史上的角斗士時常能夠創造奇跡。而淘寶奇跡的背后是模式創新,如果脫離傳統印刷品的形式,《淘寶天下》周刊無疑就是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是傳統消費者與網購市場的交流平臺,是印在紙上的“淘寶網”。令人欣慰的理由,還在于阿里巴巴詮釋新媒體的智謀善斷及淘寶陽謀的新鮮實惠,不是“瑞麗”“時尚”雜志但更適用于普通消費者。
對于淘寶類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緊逼,傳統零售業巨頭也在以網絡技術改造自己。比如沃爾瑪涉足網絡零售后,2008年以17億美元銷售額成為僅次于亞馬遜的美國第二大電子商務企業。日本7-11依托網點密集的社區便利店開發了獨特的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約定網上購買后,既可以到店來取,也可以選擇由門店配送。
面對傳統零售業巨頭對電子商務領域的不斷侵蝕,淘寶需要重整心態繼續維持角斗士的本色。《淘寶天下》作為立足電子商務打通整體消費市場的戰略產品,也是阿里巴巴詮釋新媒體的意圖體現。或者說,這是淘寶為阿里巴巴戰略整合做出的探路行為。以《淘寶天下》作為綜合零售業者市場角逐的急先鋒,走向平媒2.0時代的“新淘寶模式”呼之欲出。
傳統零售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勢在必行,純粹的電子商務企業抑或線下零售業都將被“綜合零售業者”取代。阿里巴巴近期圍繞《淘寶天下》推出阿波羅計劃的雄心在于:融合媒體、連鎖店、專賣店、網店等多種商業形態,加速電子商務與傳統消費市場的融合,構筑一張囊括線上線下消費的“網”,讓電子商務不再局限于網店形態。
由于《淘寶天下》立竿見影的效果,已經讓淘寶商家感慨“我的網店還開到了報紙上”。也許過不了多久,這樣的話還會成為新的網購流行語。到那時候,我們可以說要淘的東西很多,選擇淘的方式也很多。淘寶不再局限于網絡,只要你手握一本《淘寶天下》,隨時隨處都能體驗到淘的樂趣。只不過,這是“角斗士”淘寶的終極目標嗎?
阿里巴巴詮釋新媒體的理念及執行,以《淘寶天下》為起點,宣告了中國平媒2.0時代的到來。從淘寶網到淘寶天下,這是從網絡媒體到平面媒體的全新跨越。而淘寶網作為網絡平臺的杰出代表,從網絡媒介走向傳統媒介不是回歸而是融合。淘寶革新之舉將為中國式網絡生存提供標準參考——走向藍海,阿里巴巴王國主導的角斗士表演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