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BOSS直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于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代碼為BZ。而此次IPO的承銷商為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BOSS直聘APP正式上線于2014年,以直聊直聘起家。
招股書顯示,2020年,BOSS直聘實現營收19.4億元,同比增長94.7%,增長近乎翻倍;2021年一季度,BOSS直聘營收達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79.0%。里面還提到,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按2020年的平均MAU計量,BOSS直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招聘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BOSS直聘的機構股東陣容頗為豪華:今日資本、騰訊、高榕資本、策源創投、 Coatue、高盛、GGV、和玉資本。
赴美上市的招聘平臺并不新鮮,BOSS直聘這次給美股市場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3060萬月活躍用戶:“移動+智能匹配+直聊”模式帶來的高速增長
據招股書,2021年3月,BOSS直聘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達3060萬,同比上漲72.2%。Takling Data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4月起,BOSS直聘使用頻次躍居行業第一。灼識咨詢報告顯示,就2020年平均移動MAU增速而言,BOSS直聘是中國前五大在線招聘平臺中增速最快的公司。QuestMobile數據同樣表明,BOSS直聘2020年月活躍用戶數持續增長。

事實上,過往考量招聘行業,并不會考量MAU這一業務指標。更多是關注平臺有多少注冊用戶、簡歷庫有多大。核心原因是,招聘是一個低頻剛需的行業。用戶一方面不會只在一個平臺上找工作、招聘,也難以對某個平臺形成忠誠度。招聘平臺之間,只能比拼簡歷庫的深淺——用于吸引B端企業客戶。
MAU高速增長背后,是BOSS直聘通過顛覆傳統模式的“移動+智能匹配+直聊”模式,抓住了中國由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的紅利期,差異化般走出了一條在線招聘服務的新路徑。
作為首個開發APP的招聘平臺,移動終端的輕量級使用場景成功解決了行業存在的“用工難、找工難“的現象,極大提升了BOSS直聘的用戶粘性,進而推動其求職者和招聘者數量的雙增長。
同時,基于Feed流形式的匹配功能,以聊天為核心的直聊模式,能讓求職者與招聘者直接交流。這讓BOSS直聘能夠提供高效高質低價的服務,以此來獲得高速的規模性增長。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BOSS直聘共積淀了8580萬完善求職者。
這意味著自成立以來,BOSS直聘以平均每年1225萬求職者用戶的規模在高速增長。并且實現了對白領用戶、金領用戶、藍領用戶和大學生用戶全覆蓋,向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雇主提供服務。
在傳統招聘模式下,藍領群體更多選擇線下渠道進行求職。而在BOSS直聘出現后,其通過智能匹配技術幫助線下找工作人群得到線上化體驗,并借助平臺審核系統,幫助藍領人群對接更有保障的就業機構。
截至2021年3月31日,白領及金領用戶、藍領用戶和大學生用戶分別占BOSS直聘的求職者用戶群的55%、28.8%和16.2%。
在獲取用戶池后,BOSS直聘的用戶粘性就擁有了基礎,通過優化運營效率,縮窄銷售和營銷支出,進一步釋放規模效應帶來的優勢。
招股書顯示,BOSS直聘在2019年至2020年的市場及銷售支出的總收入占比分別為91.8%,69.3%,營銷費用明顯收窄。2019年,BOSS直聘每獲得1個MAU用戶需投入46元廣告費用,2020年降至41元,廣告效率明顯增加。這種效率的提升不僅有助于提高BOSS直聘自己的收益,還形成了明顯的品牌護城河。
得益于平臺廣泛的用戶覆蓋范圍,BOSS直聘可以滿足企業端用戶跨職類、跨地域的招聘需求。
這使得企業端用戶擁有更多選擇,求職者與崗位的匹配可能性更多,形成的求職者及雇主規模也更大,形成網絡效應,進一步為更廣大范圍的企業用戶持續提供低費率、優惠、高效的招聘服務。招股書顯示,BOSS直聘付費企業端客戶數量從2019年的124萬增長至2020年的223萬,同比增長80.1%。
高速增長的用戶規模讓BOSS直聘形成了發展韌性。在疫情帶來諸多發展不利因素的2020年,BOSS直聘成為在線招聘行業穩健增長派代表,強勁的現金流讓其“倉中有糧,心中不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末,BOSS直聘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共計近40.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底的4.07億元增長881.5%。

520萬中小企業: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
傳統搜索模式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品牌知名度低、人才預算有限等問題,面臨嚴峻的招聘困境,導致大量長尾的中小企業被招聘平臺拋棄。但按實體數量和需求統計,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的比重最大,且對性價比高的人才招聘服務有著巨大的需求。
Boss直聘在招聘效果上的優勢是讓中小企業長期選擇該平臺的一大原因。BOSS直聘的創新模式允許業務部門的直屬領導或公司管理人員提早參與招聘流程,一方面表達了對人才尊重和誠意,另一方面作為關鍵招聘決策者的BOSS能更好地評估候選人的能力,更快速選擇特定職位的專業化人才,提升企業的招聘效率。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BOSS直聘服務630萬家完善企業,其中82.6%為中小企業,數量達到520萬。
BOSS直聘對于中小企業的幫助不僅解決了廣大中小企業的招聘痛點,對于其自身來說也是挖掘了一部分被忽視的龐大市場。傳統觀念認為,中小企業的客單價低,利潤空間有限,投入產出比低,且具有風險。但新經濟的發展雖催生獨角獸,服務中小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比目標客戶集中在中高端企業的招聘平臺,BOSS直聘把目標聚集在服務大多數中小企業,這能通過自身能力給予幫助,讓他們更快地發展,形成深厚的增長蓄水池。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中高端公司采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他們也有更多傳統的非專業招聘人員成為招聘決策者,產生對高效的在線服務的巨大增量需求。招股書顯示,BOSS直聘付費企業端客戶數量從2019年的124萬增長至2020年的223萬,同比增長80.1%。
連續兩年超過25%的研發投入占比:智能匹配是核心競爭力
直聊模式背后的基礎是就是智能匹配的支撐。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BOSS直聘擁有902名研究及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智能匹配與風控技術及相關職能,占總員工數的26.6%。BOSS直聘2020年研發支出為5.1億元,同比大漲57.7%,占收入的26.4%,高于互聯網行業平均水平。2020年,投入強度位于中國大型科技互聯網公司前列的百度核心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也僅為21.4%。
截至2020年12月31日,BOSS直聘擁有902名研究及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智能匹配與風控技術及相關職能,占總員工數的26.6%。結合完善求職者與完善企業端用戶數,BOSS直聘技術團隊人均支撐了9.51萬求職者與1.44萬招聘者,并為其提供精準匹配與求職招聘安全風控服務。

招股書顯示,BOSS直聘將繼續加大對深度學習能力和智能匹配的投入。
據公開報道,BOSS 直聘專門成立了職業科學實驗室(Career Science Lab,簡稱 CSL),依托智能匹配平臺鉆研人力資源領域相關學術研。BOSS直聘研發團隊成果曾多次在國際頂級SSCI及SCI期刊,EMNLP(自然語音算法大會),CIKM(ACM信息和知識管理會議)等頂級會議上發表。
除了將技術研究用于人崗智能匹配,BOSS直聘也引入技術手段,通過特征工程、機器學習和決策引擎,利用風險挖掘算法評估企業端用戶的可信度,實現對企業端欺詐行為的預判、追蹤與及時封禁。據《2020年BOSS直聘就業生態發展簡報》,BOSS直聘于2017年成立求職者權益保障中心,至今已經投入超過5億元預算用于不正當招聘行為的預防、阻斷、打擊。2020年,平臺求職者數量、類型顯著增長的背景下,用戶投訴率同比下降30%。
招股書中從三方面透露出了BOSS直聘的未來前景,獨特的商業模式、成規模的中小企業、超高的研發投入。這三方面組合在一起來看,不管BOSS直聘前景如何,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古老的在線招聘行業,仍然具有眾多值得改造的機會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