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網易云音樂正式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訊,即將在港IPO。港交所披露的聆訊后資料集顯示,網易云音樂2020年Q1營收為1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74.6%;截至20201年Q1,平臺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突破13.3%,遠超騰訊音樂集團(TME)9.9%的付費率,位居行業第一。

網易云音樂在營收和付費率上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的同時,毛虧損率也在逐年收窄,從2020年Q1的26.8%降至2021年Q1的3.6%。網易云音樂虧損與平臺不斷高企的版權成本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網易云音樂版權成本占了總收入的97.8%。有在線音樂行業業內人士透露,此前在線音樂行業推行的獨家版權模式及高額預付金的支付方式,導致平臺需版權費用超過實際使用費的2~3倍。事實上,這種畸形的版權費用不僅造成網易云音樂的連年虧損,更是逼停了蝦米、多米等近400家音樂平臺。
但網易云音樂的成本之困,在近期有了破局的新轉機。第一,隨著監管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特有的“獨家版權”模式將被打破。此前,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騰訊音樂集團(TME)進行反壟斷調查,相關處罰決定書對騰訊處以50萬元罰款,并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三十日內解除獨家版權。由此可見,音樂版權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只是時間問題,網易云音樂將從高企的版權成本中“松綁”。
第二,相比于唱片工業時代,版權大多都掌握在唱片公司手里,音樂平臺也在逐漸重要的版權方。作為中國原創音樂人最活躍的音樂平臺,網易云音樂持續推出“石頭計劃”、“云梯計劃”等音樂人扶持計劃,推動隔壁老樊、房東的貓、顏人中等獨立音樂人走入大眾視野。截至2021年Q1,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超26萬,創作曲目超110萬首。長期來看,網易云音樂平臺上源源不斷的原創音樂內容將幫助平臺在未來掌握更多話語權,從而實現更加合理的議價權,有效中和版權成本支出。

網易云音樂聆訊后資料集顯示,30歲及以下的年輕用戶在網易云音樂活躍用戶中占比高達九成。他們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付費意識較高,這一點在網易云音樂快速增長的付費用戶數上得以論證。截至2021年Q1,網易云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已超過2429萬,同比增長91.5%,增速位居行業第一。由此推算,網易云音樂付費率已突破兩位數,達13.3%,遠超騰訊音樂同期的9.9%,更是長期有望追平美國40%的付費率,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與空間。
網易云音樂的虧損一直是市場之憂,但長期來看,隨著版權成本回歸合理,其在付費率、月活增速等方面的亮眼表現,將進一步推動營收增長,扭虧為盈只是時間問題。更值得期待的是,網易云音樂在發展音樂社區和扶持獨立音樂人方面的前瞻性,或將在登陸港股之后,進一步為在線音樂平臺的發展探索出一條獨特的“音樂社區”模式,以豐富的內容生態和獨特的互動社區構建出強大的競爭力和對年輕用戶音樂內容消費的洞察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