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暨第十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會上,北京軟協副會長劉古權正式發布了《2020北京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報告》。“北京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活動旨在更好地對軟件企業的競爭力水平進行評估,引導和推動軟件企業誠信經營,幫助會員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軟件企業競爭力宣傳力度。截至目前,該活動已連續開展兩年,國雙兩年均入選“北京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創新型)”名單。
據報道,本次參與評價的創新型企業有196家。創新型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5%,人均研發費用28.58萬元,人均擁有專利0.16件,人均擁有軟件著作權0.25件,是帶動全行業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而排名第一的國雙,人均專利數已超4件。
這一結果和國雙長期以來重視科研和知識產權的傳統密不可分。截至2020年10月,國雙累計取得軟件著作權登記230余件,累計申請發明專利3300余件,其中涉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分別超過2200件與530件。
在建立高攻防知識產權戰略體系的基礎上,國雙也注重強化自身的場景化落地能力,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數據分析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開發,產品已應用于數字營銷、智慧政務、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協助客戶發掘數據價值。
在數字營銷解決方案領域,憑借多年在大數據和市場營銷領域的研究和技術積累,國雙已成為國內商業智能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成功服務于國內外眾多500強企業,覆蓋數字營銷、微信營銷、企業電商等多個領域。
在司法大數據解決方案領域,國雙與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合作,提供了基于分布式大數據平臺基礎之上的全方位法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在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領域,國雙聚焦企業各類核心設備,應用物聯網、大數據、認知分析等技術,搭建了基于大數據、通用PaaS、知識圖譜、微服務之上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全面支持企業生產運行狀態監控、設備監測與預防性維護。
未來,國雙將持續加碼對科研和知識產權的投資,不斷研究和突破關鍵技術與算法,結合場景化落地能力,為新基建與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