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奎濤
“都說電商燒錢,其實視頻網站才是最能燒錢的,從第一家主流視頻網站土豆網2005年上線至今,中國視頻網站一直燒了8年,土豆直到與優酷合并都沒實現盈利。”一家視頻網站的人士說。
根據優酷土豆集團近期財報顯示,雙方通過合并來縮減成本的希望仍然不盡明朗。其2013年Q2凈虧損為人民幣1.051億元,環比有所收窄;而剛剛公布的Q3財報中,這一數字再次擴大到了2.186億元。
自制內容扶正
多位行業人士認為,誕生以來,視頻網站通用的是前端免費、后端廣告的模式,這種沒有門檻的競爭導致整個行業一直深陷虧損的泥潭?,F在大家做內容、做硬件背后,突顯的是傳統模式已經遇到了天花板,需要開拓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易觀分析師孫夢子指出,視頻網站長期主張內容免費、貼片廣告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過于單一,對于內容的競爭造就一部部天價影視劇,卻加重了視頻網站的成本負擔;對于廣告主的惡性競爭,則出現了相互拆臺、壓低廣告費和收入的結果。
視頻網站也試圖培養用戶的付費點播意識,認為這是未來的主流盈利模式,但是大量盜播工具、盜版視頻的存在,使得這一計劃進展緩慢。近日,優酷土豆、樂視網(40.430, 1.03, 2.61%)等四家視頻公司起訴百度視頻盜版索賠高達3億元,也從側面反映出行業盜版的嚴峻局面。
“我不認為花錢多買一部五千萬或者八千萬劇叫做核心競爭優勢,因為用戶是跟著內容跑的,內容制作商是跟著錢跑的,劇走了,用戶也走了,最關鍵的支撐點在內容。所以,除了買內容以外,策略重心更偏向于自制內容,這是我們競爭的核心。”愛奇藝[微博]CEO龔宇[微博]說。
不僅僅是愛奇藝,搜狐CEO張朝陽也表示,2014年自制內容將成為搜狐視頻的重要依托;騰訊視頻也悄然與金立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做大自制業務的計劃可見一斑。
其實,視頻網站自制內容早已在兩年前爆發。
2011年6月,愛奇藝發布“奇藝出品”戰略,并在年底宣稱,次年將投資2 億元自制12 檔原創節目。搜狐視頻相關人士也表示,未來會投入億元用于原創自制。樂視網更是宣稱每年投入1.2億元打造“樂視制造”,并成立子公司樂視影業主要負責這一業務。
上述視頻公司人士認為,當時多數網站對于自制內容主要是嘗試、作為一種輔業,甚至是純粹為了給資本市場講故事。隨著這兩年買劇價格戰愈打愈烈卻沒有帶來真正的競爭優勢以及自制內容在廣告收入上的能力逐漸凸顯,自制內容正在被扶植成一項主業。
此時,以UGC(用戶自制內容)起家涉足到網站自制的優酷土豆,原創內容的營收已占總營收的35%左右,比例還在迅速上升。樂視影業的市場份額更已經位列中國5大民營公司第4位,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樂視輸入新的獨家片源。
生態化雛形紛現
視頻網站對于自制內容的扶正只是突圍虧損泥潭的一部分,在這之前,行業還掀起了一股涉足硬件的熱潮。
電視機頂盒、電視棒自不必說,自今年5月樂視網旗下子公司樂視致新宣布聯合富士康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電視之后,愛奇藝也與電視廠商TCL[微博]合作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電視,就連明確表態不做硬件的優酷土豆也不得不改口悄悄做起了相關產品。
另有行業人士認為,雖然多數視頻網站并沒有像樂視那樣明確提出去做生態,從上游的自制內容到下游的硬件制造的布局,加上本身在網站平臺上的原有業務,它們已經是在打造類似的視頻生態系統。
“視頻網站花了很多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怎么把觀眾變成用戶,從觀眾來看內容變成用戶來消費內容,大家一直都在這個關口上,說實話沒人過得去了。我現在得出的解決方案是,用現有的這種模式是解決不了的。”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彭鋼說。
孫夢子分析認為,通過生態系統的搭建,視頻公司可以逐漸擺脫傳統純網站模式對于廣告的依賴,可以從內容、平臺、終端、應用等多個環節取得收入。目前,樂視超級電視、愛奇藝TCL電視等均以超低價為一大賣點,底氣即源于多種盈利模式來彌補硬件銷售的虧損。
需要指出的是,樂視目前的收入中原有的版權分銷業務依然占據重要地位,生態系統中追求的多重盈利模式貢獻的收入并不明顯。
“生態化發展目前在內容、硬件等方面還處在投入期,這會增加視頻公司的額外成本;另一方面設想的多重盈利模式能否實現也有待檢驗,而且終端銷量有限也會造成相關收入受限等等,都是需要后來者警惕的地方。”上述行業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