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多,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似乎越來越離不開它。美國睡眠專家喬希·韋貝爾說,如今,在睡夢中用手機發短信的人越來越多,而他們在醒來后通常不記得先前的舉動,癥狀類似夢游。他建議人們讓手機遠離床鋪,且最好睡前1小時不要使用電子產品,以提高睡眠質量。
現年23歲的美國女性梅甘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2臺(CBS2)采訪時承認,自己曾在睡夢中給朋友和家人發過手機短信,不但當時渾然不知,醒來后對此事也毫無印象。
經朋友和家人證實,梅甘常在凌晨三四點鐘發一些信息,而她只有在睡醒后看到手機里無意義的混亂語句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
勞拉·霍賈也會在夢中發短信。她說,自己會在半夜起來喝水或是上廁所,這時她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也會在這時回復一些手機短信,但醒來后對自己的舉動毫無印象。不同于梅甘的無意義短信,霍賈的短信有實際意義,她擔心自己在不清醒狀態下回復客戶提問可能帶來問題。
帶來尷尬 影響健康
韋貝爾說,隨著智能手機在生活中日益普及,在睡夢中發短信的人越來越多。比起夢游短信帶來的尷尬和誤會,更重要的是它會影響人體健康。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韋貝爾的話報道,睡夢中發短信的人“可能在深睡或快速眼動期睡得不夠沉,而它們對復雜的腦部活動相當關鍵”。
韋貝爾建議人們讓手機遠離床鋪,最好放在臥室以外。他說,這樣做除了可以避免人們在睡夢中發短信,也讓人們不被手機發出的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