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消息,友盟近日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中國活躍智能設備已經超過5億,其中安卓3.4億,iOS1.5億,半年內活躍設備總數翻了一番。
報告顯示,安卓設備的大幅增長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國產智能設備制造商中,聯想渠道HTC成為第二,小米躋身前五。
應用方面,僅有30%的用戶會每月嘗試新應用,最敢為嘗鮮的前10%用戶覆蓋了66%的下載激活量。
智能設備加速迭代 9成安卓用戶每14個月換新機
在5億臺活躍智能設備中,3.4億臺為安卓設備,1.5億臺為iOS設備,Windows Phone以及Windows RT設備為740萬臺,不足安卓的1/40。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活躍設備數量翻了一番。
由于上半年沒有新設備發布,蘋果在中國區的市場份額下降了5.4%,與此同時,安卓新品層出不窮,除了蘋果和三星外,前十名均為國產品牌,聯想、華為、HTC、小米、酷派、中興、OPPO和步步高均上榜。
在安卓設備的TOP 10排行中,除了第一名的三星和第十的摩托羅拉外均是國產品牌,其中聯想和華為超越了HTC,小米超越了中興和酷派躋身前五。
數據顯示,國內有62%的安卓設備使用了不到6個月,另有28%的設備使用了7-14個月,使用時間超過14個月的僅占10%,也就是說9成安卓用戶會在手機使用14個月后換新。
這個周期比國外的Android設備生命周期短。Google曾推出“18個月升級保證計劃”,聯合三星、HTC等廠商,保證為用戶提供至少18個月的固件升級服務。這意味著全球范圍內Android設備的生命周期至少是18個月。但在2013年的中國,這個周期被縮短了,這對廠商、運營商的策略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渠道碎片化加劇 10%用戶覆蓋66%激活量
在百度收購91無線后,業內普遍認為國內渠道呈日益集中趨勢,而友盟數據顯示,國內應用分發渠道多元化和碎片化情況仍然比較明顯,目前國內分發渠道已經超過100家,而TOP 10的渠道下載激活量僅占一半。
在國內安卓分發渠道中,72.6%的應用被從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激活,從廠商應用商店下載的僅占8.5%,谷歌的Play商店僅占5.6%,比2010年底時的21%大幅下降。
渠道的碎片化給APP的運營提出了挑戰,數據顯示46%的應用通過5個以上渠道進行分發。
在應用方面,一線省市用戶中拍攝美化APP的使用次數增幅超過了53%,超過了游戲的增幅(46%),交通導航類APP的增幅也達到了16%。而在其他省市,游戲仍是增幅最高的產品,其次是拍攝美化和視頻播放。
iOS設備方面,由于越來越多的設備升級到尚未越獄的iOS 6.1.3和iOS 7,中國iOS設備的粵語比例降至30.5%,比一年前下降了10%,不過仍然比國外越獄比例高出17%。
開發者團隊規模化 200人以上團隊占3成
相比起去年的個人和小團隊開發者形式,今年APP開發者團隊呈現規?;卣?,10人以下團隊的占比從50%所見到了20%左右,而51人以上開發者團隊的比例增長了40%,200人以上團隊占比近3成。
由于版權環境、付費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走向海外,有25%的APP針對海外市場開發,22%的開發者至少有一款面向海外的APP。
同時,隨著HTML5等跨平臺技術和環境的成熟,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使用或打算使用跨平臺技術,超過半數的開發者已經使用或打算在兩年內實現跨平臺技術。
此外,報告還對國內安卓設備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仍有36.1%的安卓用戶在使用2G上網,使用3G的比例僅為18.9%,遠低于國外的36.8%。
友盟統計分析平臺是創新工場孵化的第三方應用數據統計平臺,今年3月被阿里巴巴收購,傳言稱收購金額為7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