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如果家里的路由器,連續開上24小時,塑料外殼會在“加熱”情況下釋放甲醛,立即引發公眾恐慌。但也有專家表示,路由器會釋放甲醛說法純屬“恐嚇”,合格的塑料制品在常溫下不會釋放有害氣體,只有不符合標準的路由器或家電,在某些極端環境下,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對此,專家建議如果擔心自家路由器不安全,可以借助360路由器衛士等軟件,監測路由器運行時長,并根據提示及時關閉,可避免未知風險。
據媒體此前報道,剛裝修完新房的劉小姐,在請人進行空氣測驗時,在電腦桌旁50厘米內發現甲醛含量超標十倍,檢測人員稱,因劉小姐家的路由器24小時都開著,其塑料外殼在長時間“加熱”后有可能釋放甲醛。
此事經過報道后,路由器連開24小時釋放甲醛的信息在網上流傳開。不過,對路由器釋放甲醛的說法,資深專家、廈大材料學院教授鄒友思立即否定。 “目前市面上的路由器外殼,基本都屬于ABS材料。ABS是一種無味無毒、強度高、韌性好的高分子材料。首先,這種材料本身并不含有甲醛;其次,即使是含有甲醛的物質,也要加熱到約150℃以上的高溫后,才有可能因為熱分解而釋放甲醛,而家里的路由器,即使整天開著,也不可能產生如此高溫。”
雖然路由器外殼不會釋放甲醛,但假如制造過程中廠家使用了某些劣質的粘結劑,一旦路由器運行太久,在高溫受熱等極端環境下,也可能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其中就有可能包括甲醛。不過,這樣帶來的甲醛釋放量也比較小,遠不到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的量。
如果對自家購買的路由器材質不放心,專家建議網民盡量減少路由器開啟時間。經常忘記關閉路由器的人,可借助360路由器衛士(http://iwifi.360.cn/)監測路由器使用時長,當開啟超過24小時以上時,應盡快關閉路由器,進行物理降溫,即可防范未知風險。此外,建議廣大消費者在選購路由器時,盡量挑選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