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作為一種新型產品制造技術,其廣泛的應用前景,已經被全世界所關注。如今,有關3D打印的“神話”已經在頻頻上演。從3D打印子彈到3D打印人體腎臟再到前不久誕生的3D打印汽車。3D打印給我們帶來的無盡遐想,也讓更多人投身到3D打印產業化發展中來。從國內外3D打印發展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3D打印企業涌現出來。
但就企業實力來看,目前歐美較具規模的3D打印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一般都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國內目前仍沒有一家企業收入過億,甚至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都寥寥無幾。目前,我國3D打印行業整體上發展不錯,設備、材料、軟件等核心領域都開始不同程度的實現自給,并在文化創意、工業、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應用。但是,缺乏龍頭企業、核心技術、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及市場的廣泛應用和政策資金扶持。設備、軟件、材料等核心技術基本還是依賴進口。
盡管國內3D打印企業總體發展形勢不容樂觀,但還是涌現了一批敢于迎接挑戰并努力創新的企業。例如,由國內上市公司金運激光于2014年6月投資億元推出的意造網3D打印云平臺,上線4個月以來,一直致力于為企業、個人提供優質的3D打印解決方案,現如今已經獲得了良好的收效。與其他3D打印服務平臺不一樣的是,在國內3D打印熱度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下,意造網很好的把握了這一加速發展的良好時機。依托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實力,為多層次的客戶需求提供了專業的3D打印服務。從需求方、個體設計師、工程師、云工廠到物流售后,都通過云平臺的形式連接起來,這種云端物聯的方式,既實現了資源整合,也避免了產品銷售中更多的中間環節,讓企業管理變得更容易。

(意造網網站截圖)

(意造網3D打印手機殼)
意造網除了給3D打印需求者提供更好的3D打印服務平臺以外,也專注于3D打印技術設備的研發工作,目前已經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3D打印機及相關技術設備,這千萬的銷售額中就有部分來源于自主研發設備的推廣應用。國外3D打印服務企業為什么擁有如此動人的銷售收入,技術上的領先性是其最大的優勢。意造網在引進國外先進3D打印技術的同時,也能在自主研發領域取得突破,充分證明了國內3D打印企業發展的巨大潛力。
現在還是國內3D打印技術的起步階段,也是形成產業化的初級階段,未來3-5年將是3D打印發展最為關鍵的機遇期。意造網能在上線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銷售量就突破千萬,可見其迅猛的發展趨勢,也證明了其有實力應對國際內外的挑戰。國內3D打印企業要想獲得理想的銷售量或是趕超歐美3D打印企業,就必須擁有更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良好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