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剛剛推出Band,進入可穿戴設備市場。Band是一款售價199美元(約合人民幣1225元)的健身追蹤器,支持Windows Phone、iPhone和Android設備。
Band提供多種健身功能,其中包括GPS定位、卡路里計數、監測心率和紫外線,以及智能手表功能。Band收集的數據可以同步到一款名為Microsoft Health的平臺,Microsoft Health還能收集來自MyFitnessPal、RunKeeper和MapMyFitness等應用的數據。微軟還與星巴克合作,通過Band實現移動支付。
Windows Phone用戶可以在Band中整合Cortana,用來設置提醒事項,口授筆記。Cortana還能向Band發布交通、天氣信息。微軟稱,Band電池續航時間最長可達2天,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智能手表的續航時間至多只有1天。
在筆者看來,Microsoft Band比Apple Watch更值得購買。后者可能明年春季上市銷售,起步價高達349美元(約合人民幣2148元)。那么問題來了:Microsoft Band能搶了Apple Watch的風頭呢?還是會淹沒在充滿大量同質產品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上呢?

微軟優勢
微軟讓Band支持三大主流移動平臺是明智的,目前大多數智能手表只支持自己的生態鏈。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在智能手表市場上的份額高達71%,其中大多數產品只能與自家智能手機配套使用。Android Wear不兼容iPhone或Windows Phone,Apple Watch只支持iPhone。
市場研究公司ON World最近的調查顯示,只有8%的受訪者愿意購買價格超過299美元(約合人民幣1840元)的智能手表。Microsoft Band低于這一門檻,Apple Watch則高一些。Microsoft Band兩天的電池續航時間也使得它比Apple Watch有優勢。后者需要每天充電。
微軟把Band看作是通過Microsoft Health應用吸引更多Android和iPhone用戶使用其云服務的機遇。全球逾90%的PC仍然運行Windows,這意味著許多Android和iPhone用戶仍然擁有Windows PC。隨著整合微軟云服務的Windows 10的即將發布,Band和Health應用將成為把非Windows Phone用戶吸引到其軟件生態鏈的一個絕佳機遇。
為什么微軟不應當低估蘋果
盡管微軟的策略是深思熟慮的,但低估蘋果是愚蠢的。
蘋果對微軟有兩大主要優勢——奢侈品吸引力和品牌忠誠度。摩根士丹利最近的調查顯示,90%iPhone用戶計劃仍然iPhone,三星智能手機的這一比例僅為77%。為了提高品牌忠誠度,蘋果使Apple Watch只兼容iPhone,目的是防止現有用戶流失,吸引新用戶購買iPhone。這也是客戶愿意以349美元購買Apple Watch的原因。
Apple Watch還有另外兩大殺手锏:Apple Pay和HealthKit。盡管Apple Pay開局不利,最近已經得到22萬家商店支持。HealthKit還與其他領先的電子醫療記錄系統兼容。Google Fit和Microsoft Health的整合程度遠不如HealthKit。
490億美元大戰仍在繼續
微軟和蘋果都急于在移動醫療市場占領一席之地。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由2012年的1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16億元)。
由于價位和功能方面的差異,Band與Apple Watch不大可能成為直接競爭對手。筆者認為,Band可以借助其中檔產品的價格和高端的健康追蹤功能,挑戰三星和Android Wear,快速提高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