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不同的智能手表產品里,或許你還記得Whihings的Activité——在6月產品照爆光之后,因為出色的設計感,這款不一樣的“智能”手表受到不少人的關注。現在,這款手表已經開放預售,價格是450美元,比最低端的Apple Watch高100美元。

Activité到底有什么不同?在我看來,是傳統與科技的結合。
它沒有貿然引入觸摸屏的設計,而是尊重傳統手表的價值觀:設計、材質第一。它運用了瑞士制造的不銹鋼材質作為外殼,法國的小牛皮作為表帶,以及藍寶石雙層曲面玻璃作為手表鏡面。它的表盤大小為36.3 mm,與一款普通手表無異,不會讓人懷疑自己戴上之后,會過大還是過小;而比例剛好的表帶與表盤,會讓人產生視覺與觸感上的舒適。

Activité擁有兩種款式,你會更喜歡哪個?
就“智能”部分,Activité和當下一般的智能手環沒有太大區別:計步,睡眠檢測。因為采用了防水設計,所以和Shine一樣,可以游泳的時候使用,檢測運動量。至于皮表帶,Activité的解決方法是提供簡易的設計,讓人易于更換。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采用聯網設計,它的時間都與時間服務器同步,也就是說不必自己手工調整,常出差的人會歡迎這個實用的功能。

我喜歡Activité一個很棒的設計:它在表盤上,特地增加了新的儀表盤,用于顯示個人當天運動量(步數)是否達標。這個設計的好處在于,比起計步app或智能手環,它能夠給人即時的反饋,讓人隨時知道自己的運動量到底有多少。Activité記錄下來的數據,都由合作方,健康應用Health Mate幫助分析,給你的健康生活提供最佳的建議。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是,Activité的電池續航長達8個月,中間無需充電,也無需為它準備充電插座。它的電池是常見的CR2025紐扣電池,如果電池電力耗盡,用戶可以用Withings所提供的工具來為它更換電池。
我認為,Activité并不適合與Moto 360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它們各自代表著可穿戴領域中不同的產品觀點。前者是從傳統市場的角度出發,認為比起完全顛覆傳統產品,最好是尊重原有市場的價值觀,改良既有產品,逐步過渡;而后者則從科技角度出發,認為應當最大限度發揮科技的能力,所謂智能的產品,都是具備傳統產品的外觀,但產品定義以及產品的使用方法,都已經完全不同。
總之,Activité是一款尊重傳統審美觀點,但又加入了科技趣味的手表。它所吸引的用戶,或許是那些喜愛科技,但更注重手表材質和設計感的朋友。
未來的智能手表如果智能手表要流行,那么它還欠缺什么呢?
智能手機的流行是移動互聯網的流行,而移動互聯網的流行,是因為智能手機上諸多傳感器,讓互聯網不僅僅是傳輸信息而已,而是獲得人們更多個性化的數據(身份、地理位置等等),讓互聯網適應更多的場景,并對人們即時的需求,作出即時的反應。
盡管并非所有人都有戴表的習慣,但不得不看到的是,手表的隨身性其實更強。在不同情景下,能更加方便地為人提供服務。雖然它的屏幕更小,但這也意味著更快的信息處理,以及信息的傳遞。現在的智能手表所具備的功能(計步、手機提醒等等),都未必是最適合智能手表的。結合當下蘋果所構建的iBeacons體系,以及在iOS8中根據用戶地理位置推薦相關app的功能聯想——Apple Watch和Moto 360上能為人提供最好的服務有可能是,基于用戶地理位置的個性化信息推薦。
微信產品經理 Kant的觀點十分精辟,“手機不是電話,手機是伴侶,是肢體,是器官。這句話之重要性,我不會多說,盡力理解在你自己。”而把這句話中的“手機”換成“手表”,未來或許也是成立的:
“手表不是電話,手表是伴侶,是肢體,是器官。”——從這個前提來看,智能手表一天一充是可以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