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科技訊 本周,蘋果正式發布了其歷史上第一款穿戴智能產品——蘋果手表。這款蘋果等待了五年之后推出的另外一款新產品(上一次是2010年的iPad),不僅緩解了CEO庫克被長期指責創新萎靡的壓力,同時也給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蘋果供應鏈,帶來了一個大蛋糕。
據日經新聞報道,中韓的多家供應商,將分享蘋果手表的零部件供應以及組裝代工的大訂單。而這些零部件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和良品率,也將直接影響到蘋果手表在全球市場的鋪貨速度。
廠商名單
據報道,臺灣全球代工巨頭廣達電腦公司,獲得了代工組裝蘋果手表的訂單。
據此前媒體報道,原先廣達電腦公司和英業達公司爭搶蘋果手表代工訂單,最終廣達獲得獨家代工資格。廣達電腦從今年一月份開始生產蘋果手表,而生產基地是位于內地江蘇常熟市的廣達工廠。
在上周五發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臺灣富邦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廖阿瑟(ArthurLiao)透露,廣達電腦目前組裝蘋果手表的產品線,良品率低于30%,因此,在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手表的產量將只有30萬只。
在零部件供應商方面,臺灣宸鴻科技公司將會提供蘋果手表用到的觸控模塊,液晶顯示屏則來自于蘋果長期供應商韓國LG電子公司。
蘋果手表對用戶進行提醒的方式中包括了觸覺反饋技術,這部分技術和產品的供應商是香港地區的AAC公司,據稱,AAC已經成為觸覺反饋技術領域全球主導的供應商。
在蘋果手表發布會上,蘋果用兩個視頻,對于手表采用的鋁質或者不銹鋼表殼進行了重點介紹,覆蓋其制造工藝技術。而據富邦證券的廖阿瑟透露,表殼的供應商是香港地區的“聯豐集團”,該集團主要制造精密金屬制品,面向全球多個知名品牌提供產品。
此次提供給蘋果手表的表殼,據悉由聯豐集團在內地深圳市的工廠所制造。
供應緊張
本周一,蘋果對外展示了全系列的蘋果手表,其定價從349美元到17000美元不等。除了人際溝通、運動監控等功能外,蘋果也整合了大量的第三方應用軟件,其中包括移動圖片共享工具Instagram,以及打車租車工具Uber。
蘋果手表連日來獲得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一些粉絲群體,已經準備持幣待購。不過據多位分析師稱,蘋果手表的量產和供應,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
元大投資咨詢公司的分析師普杰夫(JeffPu)在周二發出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到四月底,蘋果只能在全球九個市場開售蘋果手表,表明其產量不足,具體是OLED顯示屏(來自韓國LG電子)的供應出現了緊張的問題。
這位分析師表示,顯示屏供貨問題將會波及到代工廠廣達電腦。預計今年第二季度,蘋果手表產量將是200萬個,而到了第三季度,產量將是400萬個。
至于2015年的總交付量,日本大和資本市場公司的分析師黃凱麗(KylieHuang)在周二的研究報告中預測說,2015年全年交付量將是2000萬只,前述分析師普杰夫也同意這個數字。
不過,富邦證券廖阿瑟分析師預測說,蘋果手表今年的交付量將是1500萬只。
此前,另外一家科技市場研究公司“戰略分析”(StrategyAnalytics)發布報告稱,2015年蘋果手表的全球銷量將達到1500萬只,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制造商,將會占據全球智能手表市場55%的市場份額。該機構預測,全球2015年智能手表銷量,將是2810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