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羅大眾來說,Apple Watch是一種特殊存在。一方面,蘋果公司對這款產品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另一方面,在2015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公告上,他們卻并沒明確公開這款產品的具體銷售數據。于是各種分析機構紛紛發聲,為這款產品的未來擔憂。
在評測這款產品時候,我們曾談到,生態系統將決定它的未來,所以,就以此作為出發點,詢問一些開發者對這款產品的態度。

這群開發者包括一些熱門軟件的CEO、創始人或是工程師,有人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數據圖表,有些則是單純的用感性的方式談論這款產品,以及他們開發應用的方式。
信息到達的重要性
蘋果每次產品形態上的變化會帶起一批新應用的崛起,在iPad上,這種情況我們已經見過。幾年之后,手表也成了應用開發者們的新戰場。
只是手表的屏幕要比手機小的多,相對iPad或iPhone,只有一英寸見方的小屏幕并不像iPhone那么容易被駕馭。但它比手機與人的距離更近,同時又采集了更多數據。
多數開發者都提到了信息到達的重要性,“空氣質量指數”的聯合創始人張斌認為,Apple Watch能夠提升提醒通知的到達率、降低對用戶的打擾,同時用戶查看一些簡要信息和做簡單操作時也更為方便。它有助于提升app的活躍度以及iOS系統的用戶粘性。
另外,Glance,這個Apple Watch上特有的快捷預覽信息的方式正成為新的應用爭搶入口。
在Apple Watch版本的“空氣質量指數”app上。從4月底至今,Glance的打開次數和活躍用戶數都保持22%增長率。萬得股票CEO孫駿也透露,在自選股列表中,用戶查看第一個股票的概率是查看其它股票平均值的8.3倍,所以他們將這個數據放在了Glance中,并認為這會改變現在的低頭人生/低頭炒股的模式。
更小,更少,但最重要,這是開發者們喜愛Glance的原因。
手表與手機的關系
在上周的財報會議上,庫克透露目前Apple Watch的第三方軟件數量已經突破8500款。
對開發者們來說,他們思考的是如何處理手表與手機應用之間的關系,旅行社交應用Spottly的創始人Edwyn Chan認為,任何想要到Apple Watch上開發的開發者都不應為了簡單把iPhone上的app放到一個更小的屏幕上,有些開發者可能主要考慮進行輕量化的開發,
類似情況,在iPad一代谷歌發布的時候也曾發生過,蘋果對旗下不同產品的控制讓iPad和iPhone的應用雖然通用,但又呈現了不同的表現,甚至成了iPad生態系統超過Android平板的關鍵。只不過在手表上,這種不同是反向的。
新浪手機曾詢問一些開發者,很多人表示手表上的應用形態和思路不一樣 ,比如新浪微博,它在手表上的形態是一個健康應用,這是為小屏幕做出的改變,也是因為小屏幕而不得不開辟的新方向。
與iPad不同的是,因為一系列健康傳感器的存在,Apple Watch將帶動移動健康領域智能硬件向更加廣泛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蘋果并沒只做個硬件,而是先與Apple Watch近一年時間推出了HealthKit平臺。在系統平臺層面規范了健康數據的標準化采集,也印證了開發者們對整個移動健康生態系統的構想。
期待watchOS 2
在6月的去全球開發者大會之后,多數開發者都認為,watchOS 2的出現會逐步增加Apple Watch的獨立性
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工程師劉天放談到,Apple Watch在硬件和交互上的大膽創新是有目共睹的。但不可否認,第一代的watchOS尚不完美。watchOS 2的推出,解決了非常多被開發者詬病的問題。豐富的硬件接口讓更多創新的功能成為可能。
另外也有更多開發者關注watchOS 2上開放的新接口與硬件,尤其是運動軟件們,更多權限,意味著新版本中更多可能。
很多開發者反應的問題是在連接速度上,他們也知道第一代Apple Watch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必須要第一時間跟上,讓團隊的設計經驗、開發經驗與蘋果的手表研發保持同一個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