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封新城聊天,他身上那股子媒體人的激昂勁兒與江湖氣還在,這與科技圈的常規打法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微鯨確實來勢洶涌。
執掌《新周刊》19年,連續多年推出“中國電視榜”,封新城在傳媒界有他的話語權;換道互聯網電視,與黎瑞剛、李懷宇組成“大叔團”,又會給電視圈帶來怎樣的面貌?25日,微鯨任性的給他們的“首席藝術顧問”李建冠名了一場演唱會,席間,雷鋒網記者對現title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運營合伙人兼首席內容官”的封新城進行了專訪。

雷鋒網: 為什么會選擇離職創業,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下一步會有什么動作?
封新城: 我此前從未想過會離開新周刊,但我現在確實更想做視頻、內容產業,傳統電視人都認為現在是比較少有的繁榮時期,讓人躁動。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對華人文化投資的內容公司,去看去調研,有好的項目也會自行尋找。這個階段會做很多“拋頭露面”的事,比如做電視劇的總策劃、監制也有可能,馬上還會在廣州成立一家公司,叫“真有意思”,簽下于丹、蔣方舟、作業本等人,進入微鯨內容生產的序列中來。
雷鋒網: 網上將你與小米的陳彤進行PK,你怎么看?你們之間存在哪些競爭?
封新城: 陳彤是要花掉十億美金,他更多是帶著一筆錢去購買,跟各個合作方簽署合約,但黎瑞剛的華人文化已經有了很多的產業布局,通過購買版權和投資,形成一個整體的鏈條。我要做的,更多的是為未來定調,對內容進行組織、生產,將“微鯨出品”的內容運營做好。
十天前我曾與陳彤密談,同是媒體人出身,現在投身互聯網,都知道內容將會是未來競爭最激烈的部分,九月初我還會與陳彤細談。在微信群里我們有時也互相調侃,我會呼吁他跟投我們選擇的項目,一起合作。
對于互聯網而言,越了解對手、越尊重對手、越知道態勢如何,也就越對自己有利。我們的聯手會多過打擊對方,我認為拓寬會得利。
雷鋒網: 與樂視、小米相比,微鯨的競爭優勢在哪里?
封新城: 前陣子樂視小米有過撕來撕去的情況,挺難看的,我們不太會那樣。
小米是互聯網基因,微鯨是電視人基因,黎瑞剛、李懷宇,都是比較早踏出改革步伐的媒體人;與樂視相比,他們的內容多為購買,而我們的內容多為自產,內容的高下之分,我想會在三五年后見分曉。
雷鋒網: 如何定義互聯網電視?有業內人士認為微鯨入局晚,你覺得呢?
封新城: 互聯網電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互聯網獲取內容服務的電視機。
在中國,電視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早期生產電視機是一種純硬件、物理性的行業,負責內容播放的電視臺是行政體制。但我們今天看到的,未必就是未來的模樣,互聯網將打破這種體制,一竿子打到底,受眾、生產、播出一體化。
未來我們會在內容方面發力,這并不算晚。
雷鋒網: 如果微鯨的優勢在內容,為什么還要自己做電視?
封新城: 在李懷宇看來,現在的電視機做的還不夠好。
我覺得硬件沒有太大的門檻,這個跟生產手機一樣,為企業留下一個端口,甚至可以理解為播出平臺。在我看來,未來端口就是播出平臺。
傳統電視臺以企業運營的方式,存活艱難。整個電視行業都將重新組織生態模式,互聯網公司主導內容生產,那是早晚的事。

雷鋒網: 怎么評價黎瑞剛做互聯網電視這件事?
封新城: 黎瑞剛做電視的想法早已有之,2011年出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一年后下海出任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董事長,以基金運作的方式,進行投資運營。
在我看來,他做電視不需要下決心,這是他一直以來想做的事。
雷鋒網: 怎么拿到的阿里、騰訊投資?他們對微鯨有何期許?
封新城: 凡投資必有期許,但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根本不挨著的騰訊阿里,被微鯨聯合到一起來了 。
未來的合作主要體現在與阿里電子商務的對接,以及騰訊視頻平臺的對接,彼此互為入口,也互為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