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得不注意的是,雖然日企已經全面敗退,但是以三星為首的韓國兩強在全球市場卻愈發強勢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HS DisplaySearch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三星電視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8.5%,繼續占據第一的寶座,LG,則排名第二,份額為14.1%,索尼以7.3%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海信第四。
在這份調查結果的前4名當中,分別出現了韓國、日本、中國三個企業,也再一次證明目前全球的電視市場幾乎被中日韓的企業包圓。
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一個趨勢是,與前幾年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相比,日企正在全面衰退,而中國的電視企業則不甘心于中低端市場正在反攻全球高端市場。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得不注意的是,雖然日企已經全面敗退,但是以三星為首的韓國兩強在全球市場卻愈發強勢。
日企的衰退 中國企業反攻
7月31日,夏普披露2015年第一財季財報(4~6月),當季液晶電視銷量為141萬臺,較去年同期的173萬臺大跌18.49%,銷售額為641億日元同比去年同期857億日元暴跌25.2%。
夏普對此解釋,除日本國內液晶電視銷售增長,去年退出歐洲彩電市場,美洲大型電視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市況低迷因此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除北美市場,在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全球其他彩電市場全部出現銷量下滑,當季索尼電視銷售額同比下跌17.6%至1689億日元。
索尼電視業務負責人今村昌志也坦承, “保留電視機業務非常重要,但是,維持索尼的總體業務管理方案更具緊迫性。”
此意就是索尼,未來不排除出售電視業務,而市場也曾一度盛傳海信將接盤。
除夏普、索尼正面臨困境外,松下、東芝兩家日系彩電品牌的處境更加堪憂。都逐漸退出電視業務。
數據顯示,在2014年全球彩電市場中,韓系品牌占到40%,中國內地企業約占25%-26%,日系品牌整體份額不超過25%,還有10%屬于美國和中國臺灣企業。
日企的全面敗退,給了市場一個巨大的真空地帶,這給了中國的電視企業一個最好的進軍全球的機會。
8月初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面接手夏普美洲的電視業務。創維以不到1億元的金額收購德國老牌彩電品牌美茲(Metz)電視機業務,同又收購了歐洲著名的機頂盒品牌企業Strong集團,而TCL則是斥資1500萬美元收購三洋墨西哥彩電工廠運營公司,同時通過增持完成對TCL東芝合資公司的控股。
中國的電視巨頭們紛紛借并購拓展全球市場,而其中最大原因在于中國的電視企業在早期的發展壯大過程當中,一直占據的是市場的中低端產品,這個定位目前在海外的一些市場如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或許有較大的市場,但在歐美這個成熟的市場當中,整體市場還是以高端產品為主,借助于與日本、歐美知名品牌的整合,中國企業能夠快速實現對這個領域的攻占。
未來電視三星領先,國產路漫漫
但是,一個我們不得不正視的話題是,雖然日企正在逐漸退出高端市場,中國企業在高端市場的爭奪當中卻依舊困難重重,其中三星將成為最大的攔路虎。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視在超高清電視領域的市場份額為36.4%,三星電視連續六個季度在全球超高清電視市場占據第一。而在象征前端技術的曲面市場,三星電視在4-6月份更是一80.7%的占有率遙遙領先。
而比市場占有率更加讓人感到恐怖的是,三星在電視市場一直在引導整個趨勢和潮流。
8月26日,創維在京發布最新產品,創維副總裁劉棠枝表示,沒有硬件作為基礎,沒有顯示技術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積累,所有內容和智能化都是一個空中閣樓,最終是要坍塌的。
在與互聯網企業有關內容、價格上面鏖戰兩年后,創維最終還是將核心放在了電視本身上,而殊不知,其實三星一直以來都是在默默的打磨產品。
而當現在大家都開始專注在做產品上時,我們發現,三星又開始了另外一個方向的布局,物聯網。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樸載淳表示,到2017年,所有的三星電視將成為物聯網設備,五年內所有三星硬件設備均支持物聯網。
三星這個野心的基礎建立在Tizen系統上。
2015年開始,包含SUHD傲世超高清電視在內的所有三星Smart TV,都將搭載Tizen操作系統。
在這個維度之外,三星還與20世紀福克斯等共同組建UHD超高清聯盟,聚集了全球領先的電影公司、電視品牌、內容發行商、后期制作及科技公司,保障產業鏈從內容制作到發行、消費和設備播放能力等各個環節符合既定的高品質標準,并為消費者提供適合其設備的內容,共建UHD生態系統。
在中國則是強化與iCNTV、芒果TV等領先內容供應商的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精彩4K內容。以硬件+OS+軟件+內容,三星正在構建一個龐大的聚合平臺,在自身掌握硬件這個第一入口的前提下,三星在后端的布局將是三星未來最大的展望所在。
三星為此也展開了多項收購,比如智能電視應用開發商Movl、智能家居控制器創業公司SmartThings、移動支付技術公司LoopPay、德國照明技術廠商Novaled…….
而其他一些潛在收購對象包括瀏覽器開發商Opera、智能家居科技公司AlertMe、芯片制造商Atmel等。
每一步,可以說三星都比國內的電視廠商們走的更快,如果用一句話表示,就是三星在賣標準。
中國企業如果想要真正的挑戰全球市場,尤其是以高端產品為主的歐美市場,必須要跳出三星的思維,不能簡單的跟跑,而是應該做出屬于自己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