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多年的普及,PC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因為硬件升級的步伐不那么誘人,整個電腦市場增速放緩甚至下滑。就兩大顯卡廠而言,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注意力轉投到高端GPU上,寄望于挖掘游戲玩家的潛力。當然,這其中遭遇最大的對手就是主機——包括勁敵PS4、Xbox One、Wii U,甚至還有那個初出茅廬卻想著代替任天堂的Apple TV。


但就目前的局面而言,PC仍然是游戲玩家的首選。調研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JPR)給出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PC游戲硬件的市場規模達到215億美元的新高,是主機的2倍還多。
Jon Peddie的這份PC游戲硬件市場調研覆蓋了33個國家和地區,內容包括筆記本,臺式機,DIY和電腦配件。
按照JPR高級游戲分析師Ted Pollak的說法,休閑主機用戶開始轉投移動端,而追求高性能的玩家已經對主機單純的內容消費不感興趣,選擇花大幾千元來購買能滿足極高畫質游戲,工作,視頻或圖片編輯,內容創作和其他任務的高性能PC。
仔細想想,手機都已經開始進入4K時代(屏幕或內容),緩慢升級的主機拖著1080P完全無法滿足需求。
事實上,警覺的微軟已經開始通過串流、向下兼容這樣討巧的方式來為XB1“續命”,但還做不到徹底的“自廢武功”。

Jon Peddie預測到2017年PC游戲硬件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31億美金。其中發燒級市場占44%,大約有101億美金,性能級和主流級市場分別占30%和26%。
主機廠商下一步會如何調整思路,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