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調研和分析公司TrendForce發布的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情況報告顯示,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合計出貨量高達5.39億部,占全球比重超過四成,出貨量占比一直居第一位的三星首度出現了負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高達12.92億部,同比增長10.3%。其中,中國手機品牌出貨量與蘋果、三星總出貨量相當,并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中的七個席次。華為以8.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小米以5.6%的份額居第四,聯想以5.4%位居第五。此外,2015年進入前十位的中國智能手機企業還有TCL,它的份額為4%;OPPO以3.8%排在第八位;步步高移動通信以3.3%排在第九位,中興通訊以3.1%排在第十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各品牌表現并不一致。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華為手機,增長率高達44%,是全球手機銷量平均增長率10.3%的4倍,超過國產手機品牌的平均增長率,同時也是國產手機品牌中第一個突破1億銷量的企業。而小米相比上年,增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有分析認為,中國手機市場增速大大放緩,使得小米難以持續火箭式增長。
華為現在在手機界可謂是紅透半邊天了,從銷量平平到銷售冠軍,華為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讓品牌知名度家喻戶曉,成為國產手機界老大,這讓我們不得不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現在的華為?
高調宣傳
華為今年的手機發布會可謂是真不少,而這也是促成華為能成為國產手機界老大的關鍵原因,如果你的產品再好,廣告力度不行,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畢竟知名度還是很重要的。
也許,有的人會說,華為這個企業很有錢啊,許多都是靠錢砸出來的,對于有錢這一點我是不否認的,但錢一定要用到刀刃上,否則再多的錢也只能是打水漂。
根據網絡廣告監測系統iAdTracker的最新數據研究發現,2015年5月,手機品牌網絡廣告總投放費用達4673萬元。其中,華為投放費用達633萬元,位居第一;中興通訊投放費用達472萬元,位居第二;TCL投放費用達444萬元,位居第三。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TCL的廣告費用僅比華為的低一百多萬,但華為卻做成了國產手機界的老大,而TCL的銷量卻排在第五名以后,當然了決定銷量的不僅有宣傳的這唯一因素,但最起碼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產品種類多,更新快
華為旗下的榮耀系列產品,從榮耀2到榮耀7,當一個新品剛出來沒多久,消費者正在考慮入手的時候,榮耀的另一個新品就馬上更近了,這種更新速度一方面可以說明華為企業的實力,在產品的更新換代上與時俱進,讓消費者難以拒絕,另一方面讓其他手機廠商措手不及,當自己苦心研究的手機產品能與華為相媲美的時候,華為又一個新品就已經出來了,有新品當然消費者是追新品了,況且配置還比前款手機高,所以其他手機廠商很難插足進來,這讓華為成了一家獨秀的舞臺。
顏值高,性能卓越
而在手機外觀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消費者只能通過配置來選擇手機,而華為通過榮耀6的3G強大運行內存,再加上自己獨有的麒麟處理器,在市場上受到了消費者一致好評,再加上華為的信號強度一直在業界廣受稱贊,這讓華為在手機的一片紅海中,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獲得了許多良好的口碑!
但是,雖然國產手機包括華為,小米這樣的銷量大亨在全球有1億,7000臺的銷量,但利潤卻始終不能蘋果相提并論。
分地區看,第四財季,蘋果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為125.18億美元,同比增長99%。同比近乎翻倍的營收,使得大中華區不僅增幅最大,也是營收僅次于美洲部門的地區。
雖然2015年,蘋果在高端市場仍近乎無人能敵,華為成為全球第三家出貨量過億的廠商。但在部分用戶看來,iPhone乃至Android陣營似乎都遇到了創新瓶頸。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說“現在整體來看,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漲得沒有以前那么快了,這里面有幾個原因:歐美市場,蘋果的份額基本已經飽和。而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增量主要來自印度、非洲等,這些市場主要是低端機更多,所以這一增量市場與蘋果的關系并不大。”
不管是專家預測還是用戶反映,手機市場已經在轉向發展中國家,而這也是給國產手機的帶來了新的契機,畢竟國產手機在價格上比蘋果,三星的高端機更能適應發展中國家,但國產手機廠商應該汲取經驗,努力創新,不能只將自己的產品停留在千元機檔次,雖然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在高端手機市場試水,但效果卻不是很理想,所以國產手機廠商應該用心做出更符合這個高端價位的產品,而不是用高價的口號賣的是低價的產品。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國產手機廠商面對新的契機應該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用戶體驗,避免讓印度,非洲等新的市場淪為其他國家手機廠商的主戰場,面對新的機會,是時候讓中國的手機走向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