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 攜低碳成果亮相 松下多項重量級首發落地進博會
新華網記者 冉曉寧
2022年11月5日-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在中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而努力的背景下,眾多外企的“零碳”新品在本屆進博會上首發、首秀、首展,以期推動綠色生產、生活,實現全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連續五屆參展進博會的“老朋友”,松下攜節能減排成果亮相,交出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道路上的最新“成績單”。
2022進博會松下展臺
松下將進博會定義為松下在全球最為重要的戰略性展會之一。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集團代表董事 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想進博會具有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方面,這是了解當今最真實中國的一個平臺,是中國用自己開放的姿態向世界進行展示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另一方面,對于外國企業來講,也是我們向中國社會展示最新解決方案及最新產品的有力平臺。”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集團代表董事 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
聚焦節能減排 多項重量級首發落地進博會
本屆進博會上,松下以“綠智造 創未來”為主題,展示B2B和B2C環境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重點介紹松下在生產過程和產品節能兩方面的減排影響。展臺分為“環境目標”“氫能科技”“環境友好型店鋪”“移動出行”“住空間”“低碳城市”六大區域,全面展示松下在B2B和B2C領域助力節能減排的具體舉措。
11月6日,松下于進博會新品發布平臺舉辦“Panasonic戰略發布會”,介紹首發新品及在環境領域所作出的加分影響。首次發布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該項目落地于松下能源無錫工廠,目前已建設完成,將于2022年11月進入試運行。
松下首發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
松下首次發布展示綜合運行管理云平臺“松下環境云”。該系統可以發揮設備管理和維修履歷管理的功能,體系化的加速店鋪開店,謀求設備運用的最優化,從而讓店鋪運營更加節能高效、減少設備損耗。松下還將“環境友好型店鋪”的外部設備和背后的設備監測系統搬到進博會展臺現場,來場觀眾從里到外,直觀了解店鋪如何實現節能減排。
松下環境云
現場實車展示的“純電動移動售賣車”為零售端實現進一步節能減排。以移動的方式,可捕捉城市中潮汐式的零售需求場景深入消費端,并可在緊急時刻及時提供支援。
本間哲朗表示:“作為一家制造業的企業,松下有義務為減少碳排放,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積極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準則。11月7日,第二屆碳中和國際實踐大會在第五屆進博會期間舉行,大會探討了新形勢下,中國特色“雙碳”之路和務實國際合作應該如何進行等議題。中國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綠色轉型,這其中必將催生出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歡迎和支持外資企業積極投身到中國綠色低碳發展進程中來,外資企業也逐漸成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松下作為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大會。
事實上,身為全球性企業的松下,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始終走在前列,努力踐行低碳理念。據悉,松下集團于2022年4月公布了長期環境愿景Panasonic GREEN IMPACT。力爭面向2050年,完成相當于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即3億噸以上的減排影響。其具體舉措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自身減排影響,指的是生產和采購相關的集團價值鏈的二氧化碳減排影響,目標是達成1.1億噸的減排效果,到2030年實現所有事業公司二氧化碳實際排放為零。
第二個是貢獻減排影響,指的是現有事業活動對社會減排的貢獻影響,例如通過對新能源車的貢獻、延長電池壽命減少能源損耗、氫能源的利用等,目標達到1億噸二氧化碳的減排貢獻影響。
第三個是未來減排影響,指的是通過新事業和新技術,來對社會的設備和能源領域帶來變革所貢獻的1億噸二氧化碳減排影響。
松下“綠智造 創未來”具體舉措
在中國,松下以“綠智造 創未來”為口號,加大環境事業的推進。目前松下已經通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自動化提高效率等,在無錫、蘇州和北京打造了三家零碳工廠。在產品方面,松下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所有的家電、住宅設備都在進一步推進節能、省電;松下也在強化向新能源車領域相關設備的轉變,以及通過氫燃料電池等經驗為中國社會做出貢獻。
以氫燃料電池為例。松下發揮在氫燃料電池方面20多年的研發經驗,在本屆進博會上首發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在可移動場景中,松下聯合中集安瑞科,發布全球首個裝載松下5kW純氫燃料電池的集裝箱系統集成方案;在住宅應用領域,松下積極參與坐落于廣東佛山的全國首個“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項目,將松下ENE-Farm 700W燃料電池產品應用其中。
裝載松下5kW純氫燃料電池的集裝箱系統集成方案
“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項目
松下還通過新能源車載事業為綠色出行賦能。在中國通過與豐田汽車合資的大連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載用鋰電池;開發電池資產管理和延長電池壽命的云分析服務“BetteRRRy”;攜手中國太保產險以及三井住友海上保險,參與并推動貴陽貴安政府的“電動貴陽”方案的實施;在中國有8家工廠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重點零部件。
松下生產新能源汽車用零部件
繼續深耕相關技術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松下深耕中國市場四十多年,在中國的事業不斷成長,無論事業內容還是規模都發生了變化,現在家電·住宅領域占到35%,汽車零部件、電子裝置、工廠自動化等B2B業務占到65%。目前,松下在中國擁有70家法人,約5.2萬員工,研發人員接近1萬人,事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占集團全球事業的28%。
松下認識到,中國市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在保持作為制造大國的同時逐漸轉變為消費大國、工程大國、創新大國。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新技術接納能力強,經濟發展具很大的潛力,給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更廣更深的機會。
在談到未來松下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時,本間哲朗表示,松下在華將繼續加強健康智能住空間、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三大支柱事業,繼續在中國為消費者富足的生活做出貢獻。他還強調:“松下在中國發展的整體戰略沒有變化,看待中國的眼光沒有變化。”
現在,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憑借“讓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溢出效應,進博會加速了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據了解,松下已正式簽約出展2023年第六屆進博會,將與時俱進,繼續展示高質量、綠色、創新性產品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