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騰訊媒體研究院(ID:TencentMRI),作者: Deloitte,授權轉載發布。
9月29日,《校園創作者培訓計劃》系列課程如約進行,騰訊新聞優質賬號“大河鄉土”負責人劉寶成帶來了主題為《好題材的尋找方式》的分享,解析爆款鄉村題材內容如何打造。騰訊媒體研究院將部分內容整理成稿,以下為課程實錄。
我是一個做圖片出身的自媒體人,今天想通過圖片、圖文、視頻這幾個角度,從自媒體的選題到制作到發布,跟大家分享怎么在不追熱點的情況下,也能制造爆款。
實際上,現在不管什么形式的自媒體,比如文章、圖文或小視頻,永遠都是內容為王。
爆款文章必定有好的內容,但好內容不一定會出現爆款。每一個爆款都有其獨特性和偶然性,但是通過認真分析和解剖優秀的案例,實際上在爆款的文章和視頻中也可以找到一定的規律。
在正式分享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自媒體平臺的一些特點。我認為自媒體平臺現在具有三個大特征:第一是自媒體平臺都在搶奪人們的碎片化的時間;第二是適應人的碎片化的閱讀,如抖音、快手的15秒視頻;第三,各個平臺的基本邏輯是以興趣推薦為主,平臺根據每一個讀者喜歡的特點,把相應的內容推薦給他。
下面進入我們正式的分享。
01
如何尋找好的選題?
一個好的內容,必然是從一個好的選題開始的,有了好的開始,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如何尋找好的選題?選題的來源從哪來?
第一,街頭見聞;
第二,從身邊的人物去尋找;
第三,來自讀者的爆料;
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現在的朋友圈、微博、知乎等傳播平臺上可以找到一些好選題的線索;
第五,自己平時閱讀新聞的一些積累和觀察,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好選題的線索的來源。
另一方面,什么是優秀的選題?不同的平臺和不同的自媒體人對于優秀的選題都有不同的標準。從騰訊新聞平臺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突發事故和重大的災難。很多好的選題和爆款內容會在這個角度中出現。但是自媒體人不好介入這種內容,因為我們不是正規的媒體,現在有些平臺也不允許自媒體接觸這方面的內容。
第二是社會的奇聞趣事,很多做自媒體的都關注這一方面,也比較容易出重大和優秀選題,讀者們也比較喜歡看。
第三,一種新的職業和一種新的現象的出現,也值得自媒體人重點關注。
第四,反映或者是代表一種社會情緒的現象,我們也要去關注它。因為新的社會情緒實際上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矛盾沖突或者是各方面形成的一種新的現象。
第五,一個罕為人知的地方,或者一個有特殊經歷的人物。越新鮮的東西越容易出爆款,越容易產生新的好選題。罕見的地方或者有特殊經歷,必然會有很感人的故事或吸引人的地方,讀者們也愿意點開來看看。
第六,與社會熱點掛鉤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時下大多數人都關心的社會問題等等。追熱點會出優秀選題,自媒體人要關注熱點,并善于從熱點中挖掘一些延展的題材或者故事,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選題。
總之一句話,什么是優選題?能夠讓人了解新事物,引發人新思考的都應該是好的選題。
在選擇好選題的時候,也需要規避一些選題,比如低俗、軟色情、暴力血腥事件,還有舊聞當新聞,歪曲事實或者是造假的,傳遞不正確價值觀,未經證實的醫療病例,容易誤導大眾的其他內容。無論這些選題多么有意思,多么有矛盾沖突,多么有希望成為爆款,我們都要規避這些選題。
2018年的時候我參加騰訊新聞的一次課程時,授課老師提出了4個要點,我覺得對于自媒體人選題來說具有非?,F實的意義。
第一是資訊性。任何好的內容都要有一定的資訊信息,能讓讀者或者用戶獲取一定的信息量。
第二是現場感。好內容要有足夠的現場感,尤其是核心的現場。也就是說,發生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到現場去,讓讀者了解現場。沒有現場的畫面,讀者就會懷疑你故事的真實性。
在展現現場的時候,一定要是一個動態的現場,而且能夠完整的呈現故事,能夠完整的呈現人物的沖突,讓用戶點開以后,可以直接地去觀看現場這個事情。
第三是調性平衡。調性就是我們的視頻或者圖文,它所展現的內容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否符合當下是普遍的一種價值觀,是否具有歧視某個群體或者某個個體的內容。做自媒體需要把握好內容的調性,要對所有的群體都保持足夠的尊重和公平,保持調性平衡,不能太過偏激。
有些自媒體人認為偏激能夠吸引一些粉絲,但是我認為,短期可能能吸引一些粉絲,但長期來說,對于媒體號的發展會造成影響。
第四是罕見性和貼近性。各種新奇有趣的事物和新聞,更能引發用戶的點擊欲望和觀看的需求。做選題時盡量貼近用戶,讓用戶產生熟悉感和共鳴感,那么他就會持續的關注你的賬號,粉絲流失率會降低。
舉一個例子。我們賬號曾經做過一條視頻《兩歲的男孩被稱火娃,零下四度寒冬赤身玩?!?,當時的播放量的是2318萬。這個選題的來源是朋友圈,我們在核實了信息的真實性后,選了一個外面正在結冰的天氣,采訪了當事人,并拍了孩子光著身子在戶外玩,以及成人穿著厚厚的衣服的對比畫面。當時引起了很強的反響。
后來我們對這個稿子又做了一次采訪。當時正好是下雪天,我們很好奇這個孩子是否還是不穿衣服。所以我們回到了孩子所在的村子,他被爺爺奶奶抱著,真的沒有穿很厚的衣服,而且還光著身子在院子里玩雪。我們拍了這個畫面又做了一個視頻,這個二次回訪的稿子的閱讀量有20多萬,也算是一個小爆款。
所以,有時從朋友圈里選題、從熟悉的生活中尋找看似很平淡的那些故事,當你抓住故事的點后,也有可能成為爆款。
而對于這種已經成為爆款的內容,我建議大家仍要持續的關注,因為它的后續內容也有可能成為爆款。因為很多讀者在看過原始文章之后,他們也想進一步地了解這個事件。當媒體繼續了解事情的進展之后,以前關注這件事的人也會繼續看這篇文章,也就很容易出爆款。
02
如何做好采訪與拍攝?
接下來講一下如何采訪和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除了要抓住事件或者人物的典型瞬間,輔助的其他的畫面也要拍攝,特別是表現事件和人物的細節的內容,更不能缺失。
我以前拍照片、拍新聞的時候,只要主要內容拍上一兩張就可以了,之后加上圖片說明就完成了任務。
但是作為自媒體來說,肯定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在事件發生后,我們既要關注事件發生的現場,還要關注事件為什么發生,事件發生的過程、發生的結果以及結果產生的影響,這些東西都要通過畫面表現出來。
因此,一兩張圖片肯定不夠,我們需要多拍一些跟這個事件相關的畫面,包括一些輔助的畫面,甚至有時空鏡頭都需要拍攝。這些細節的內容能讓你的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采訪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僅僅采訪結果,還需要采訪一些環境和前后內容等等。在采訪時,和采訪對象多聊一會兒,多觀察一會兒,掌握更充分的內容。采訪更細致,文章也就更加豐富。
不論是圖文還是視頻,一個好的故事或者一個好的人物的核心,是必須要有一個打動讀者的核心點。但是僅僅有核心點,對于我們自媒體人來說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把產生這個點的背景,甚至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都表現出來,讓人們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往往這些點就是形成爆款的必要元素。
下圖中這個內容選題的由來,是我們17年在山西冀山和臨汾交界的一個山區采風時找到的。當時我們碰上了一個“哭靈”班子,他們要在葬禮上進行表演。我就從“哭靈”風俗這個方面和當地人聊天,也和“哭靈”演員聊。這個風俗到底是怎么來的,在當地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以前是什么樣的情況,現在又是什么樣的情況?在充分掌握了這些信息后,我完成了這片稿子,并在發布之后獲得了96萬的閱讀量。
所以說,一旦碰到合適的題材,你就要調動腦中的知識儲備,首先判斷這個稿子能不能做?做出來會是什么樣子?一旦你覺得這個稿子可做,就要充分細致的采訪和拍攝,不漏掉每一個細節,從中找到吸引讀者的新聞爆點。在了解了爆點之后,所有的采訪內容圍繞爆點做文章,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點擊它、閱讀它。
總結一下,每一戶人家都有喜怒哀樂,只要你善于挖掘,小人物的故事也能感動人。在這一類的題材上,不論是喜還是悲,只要能圍繞情感的一條主線,都能寫出流量評論量很高的文章。
這是我們賬號的經驗之談,因為我們的題材大部分是圍繞著小人物和農村做的,在挖掘這些題材的時候,重點關注的就是情感這條線。情感在所有題材中,最容易打動人。不管是父子情、夫妻情、姐妹情,包括普通人與普通人之間的情感,只要善于挖掘,都可以形成一篇不錯的文章。百人百相,百戶人家可能有幾百個感人的故事,就看你能不能挖掘出來,挖掘得是否夠深。
03
自媒體如何做好標題與行文?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尤其是自媒體標題顯得就更為重要。因為現在的自媒體平臺首先從標題上選擇推薦,有好標題的稿子的推薦量與平庸標題的推薦量相比完全不一樣。優秀的標題會更加吸引人,同時也會吸引機器。
當你尋找到了一個好的內容,又該如何起標題呢?
我在這里列出了自媒體文章取標題的10個技巧。
第一是要有關鍵詞。標題中一定要有反映新聞點的關鍵詞,而且要盡量用實詞,少用虛詞。如果標題中只有一個實詞,那么機器就只能根據這一個關鍵詞進行推薦。多用實詞,機器就會根據關鍵詞把內容推薦給不同的人,推薦量就會有所提高。
第二,不能無中生有。文章正文中沒有提到的事實和描述,標題中也不應該出現。如果出現了,會讓讀者認為你是標題黨,引起他們的反感,影響粉絲的粘性。
第三,不使用生僻字,多用一些口語,少用一些成語。在標題中引用口語可以縮短我們和讀者的距離,讓人都能讀懂。
第四,主語清晰,語法沒有錯誤,避免讀不順,產生歧義。
第五,斷句清晰。現在大部分自媒體平臺對于標題的要求基本上是三段式,標點符號不能超過三個,斷句最多三句。騰訊新聞平臺更喜歡兩句式,這種標題也很受歡迎。
第六,標題中最好有一個動詞,動詞能夠讓標題具有畫面感和故事性。
第七,一般情況下,標題中的數字不要超過兩個。數字出現的多了,機器的推薦量就會減少。
第八,標題避免重復用詞。
第九,控制標題字數。現在各大平臺對于標題字數的控制基本在30個字以內,包括標點符號。
第十,不要做標題黨。不要誤導讀者,不要夸大事實。各大平臺都在打擊標題黨,出現標題黨的標題后,你的內容的推薦量就會下降。
我認為,不管是做新聞,做圖文或者是剪輯視頻,必須要堅持的一點是:做大家能夠讀懂的東西。讀不懂的東西大家下次可能就不會再看了。
在行文方面,可以根據以下3點來改進——
第一,注意五要素的齊全。這是對新聞和資訊類題材的要求,但是在故事類題材中也需要有五要素,這樣會給讀者更真實的感受。
新聞五要素是,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以及結果。
第二是新聞的邏輯要清晰。邏輯包括時間邏輯、因果邏輯和轉折邏輯。很多作者在時間邏輯和因果邏輯上會出現失誤,這會導致讀者的閱讀體驗不好,他們就有可能打負評。
第三,新聞中盡量要為讀者提供信息增量。比如讓讀者有一個可讀的故事;為讀者提供知識,通過讀你的文章,看你的視頻,了解一些知識;或者讓讀者得到快樂。
我們要盡量在文章和視頻中增加這些信息的增量。針對內容做進一步的挖掘,呈現其表象背后的事實。這樣這篇內容才可以在海量的自媒體內容競爭中脫穎而出。因為文章的信息量大,會讓讀者感覺到他有所收獲,他就會更加關注你,更加認真地把內容看完。
信息增量從以下兩方面來增加——
第一是廣度的增量,通過權威來源的數據采集,或者是引用正規媒體的相關的報道,來擴展文章或者視頻的信息含量。運用這些資源來增加故事的數據或背景信息,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故事的結果。
第二是深度的增量,通過更加深入和扎實地采訪,讓這個故事發生的原因、發生以后的結果以及結果的影響都能夠在文章中體現,這樣你的信息深度就比較厚重,而不是僅僅說一個結果。讀者看完這篇文章后,也會感覺你的文章比別的文章更有說服力,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04
如何講一個有趣的影像故事?
如何做好視頻內容?
第一是分析素材,對手中的素材或者選題進行分類和分析,尋找文字資料。
第二是文字的標簽,對素材逐一地根據表現內容進行歸類,比如這素材是前面事件發生的原因,還是事件發生時的內容,或者是事件的結果,等等。
第三是進行結構的分析,重新解構素材,進行紙面剪輯。所謂紙面剪輯就是構思視頻的內容,形成基本的內容線。
第四,考慮視頻中想要表達的主要邏輯關系和情感曲線。
第五,確定風格。如何表現我們手里的素材,用什么樣的風格來表現這個故事,以及我們手里的素材是不是能夠支撐我們來表現它。
第六,建立工程。需要做一個列表,寫清楚畫面該如何表達,每一個采訪的內容要放在哪個位置,在剪輯之前對這些事情應該有清晰的概念。
第七,確定情緒。可以利用配樂,或者是一些能夠表達情緒的聲音,來確定情緒。但是現在很多音樂有版權,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版權問題。
第八,剪輯。把我們的素材鏡頭,故事和文字按照我們確定的風格和故事邏輯進行認真地精剪。
第九,聲音的處理。在做資訊類的視頻時,可以多利用同期聲。因為同期聲能增加故事的真實性,對于讀者來說更有說服力和可信度。
第十就是完整的故事,確保故事的完整性。這十個方面完整概括了一個有趣的影像故事,在形成過程中應該做的事。由于同樣的素材,由不同人來剪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故事和效果,因此在團隊合作一個視頻的時候,一定要通過這10個方面,緊緊圍繞一條故事線來做。這樣就不會出現不同的新聞角度。
在做視頻的過程中,我建議,大家要養成寫腳本的習慣。腳本對于做短視頻的自媒體人來說有三個好處。
第一,腳本能夠提高拍攝效率。腳本完成后,拍攝主題也就確定了,團隊擁有了清晰的目標,可以根據腳本的主題脈絡,分工明確地在不同階段做不同事情。拍攝效率提高了,剪輯效率也會提高。
第二,腳本能夠保證主題的明確,尤其是對于有故事情節的短視頻來說,主題是否明確是影響短視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寫腳本可以讓我們考慮清楚,哪些主題、哪些鏡頭不需要提及和拍攝,這些內容不應該出現在最后的成片中。因此,有了腳本就可以保證主題的明確性。
第三,腳本可以降低溝通成本。腳本是一個團隊進行合作的依據,有了腳本,攝像、導演、編劇、剪輯師等參與者都能夠迅速地領會創作的意圖,圍繞著創作的點共同去完成任務。溝通成本減少了,我們的創作成本也會降低。
細節決定成敗。好的視頻能夠通過細節打動人。細節能夠加強觀眾的代入感,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通過細節的表現,人物也會更加的豐滿。讀者通過細節能夠對這個視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做視頻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對影像的要求,這里我主要講一些倫理要求。
有一些東西需要打碼。比如,首先災難事故中過于血腥的畫面需要打碼;第二,人體生殖器官裸露的部分也要打碼;第三,可能對其造成負面影響的未成年人的面部需要打碼;犯罪嫌疑人、服刑人員,負面事件中的普通個人需要打碼;人質,狙擊手、邊緣警察、緝毒警察得需要被保護的特殊職業群體,也需要打碼。
如果采訪對象不希望在畫面中出現正臉,那么我們也要尊重被采訪者給他打碼。除此之外,有一些當事人認為他的個人隱私需要被保護,那么也要根據他的需求進行打碼,比如身上的某一個部位或細節。最后,車牌號和身份證號碼,這些能夠泄露個人信息的也要打碼。
曾經我們有一篇稿子,推薦量很低,后來發現是因為畫面中的車牌號沒有打碼,平臺擔心個人信息的泄漏,所以沒有進行過多的推薦。
在某些情況下,有些畫面不合適打碼。那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技術措施,用隱藏的手段把需要打碼的內容避開。一般我們會采用逆光,虛幻,黑白和遠景,側面和遮擋這樣的隱藏方式。
比如說,采訪對象不想在畫面中出現個人形象,那么我們可以只放出他的聲音,給他一個虛化的大光圈虛化的背景;或者把前景放在一個花上或別的物體上,主體人物完全虛化,這也是我們經常采用的一種隱藏的方式。
05
結語
最后,我想給大家兩點建議。
現在各大自媒體平臺都在進行改革,資源向優質的創作者傾斜??赡軇傞_始做自媒體的話,大家在推薦量閱讀量和收入上都會和優質作者有較大差距。但是我希望大家首先堅持一點,堅持做優質內容,不要曇花一現,不要“因為別人玩所以我也玩”。
不管技術發展到什么樣的水平,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永遠是各個各大平臺所追求的。一定要堅持去做優質的內容,做一個優質的賬號。
第二,做你最熟悉的內容。在熟悉的領域中,你有可以拓展的路線,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因為如果想要做一個好的自媒體,必須要考慮做3-5年。如果你對你的內容不了解,很難堅持三五年,后續也不知道該如何挖掘內容。
所以我給大家提了兩點建議,一個就是堅持,第二個就是做適合你的、你有所積累的內容方向。只有堅持、只有做優質的內容,我們才能在這個行業中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