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手機火了以后,手機就成了大家的共同喜愛,首先是生產電腦的摻和進來,成功者當然是大名鼎鼎的蘋果,然后是所有的電腦企業全加入,甚至做通信設備的中興華為也大舉殺入。接著,互聯網企業不甘落后,成功的就是Android的娘家谷歌,成就了如今的第一大系統,接著世界上有名的沒名的互聯網企業都開始貼上手機。
中國的互聯網這些年發展很快,據說是國內唯一一個外戰內行的領域,所有的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掘金的都被打跑了,主流的互聯網企業如今都是膘肥體壯,囊中有錢的金主,加上風投資金的青睞,既然這么有錢當然不會放過智能終端這個機會,紛紛下水,中國的智能手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大繁榮。
與前幾年的山寨手機泛濫不同,這次的互聯網企業手機大潮中的弄潮兒可都是大老板,個個品牌響當當,而且,這次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是合縱連橫,讓人目不暇接。
簡單的看,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盛大、360、小米做手機的方式各有不同:
1、如今最成功的就是小米,這個互聯網企業里的小不點,因為抓住了機會,先發制人,其米聊與MIUI粉絲催生了小米手機,據說已經賣出了近200萬部,算是成績不小。小米是專業做手機的套路,自己品牌,自己銷售,甚至連生產線都是定制的。
2、阿里巴巴學谷歌,基本算是收購了天語手機,軟硬結合,這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優勢在電子商務,而電子商務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客戶體驗很苛刻,軟硬結合雖然有點難度,但對未來有好處;
3、盛大做手機的套路和小米類似,因為其已經擁有了電子書等一系列終端產品,在硬件開發上有了一定經驗,所以也走了這樣的路子,而且價格更低,直指千元機這個必殺檔;
4、騰訊的手機套路更模糊,雖說有QQ定制機,但涉世不深,反而是在手機安全軟件上用力十足,一個MEGOO把騰訊害得很慘,強攻手機管理領域也可以說是劍走偏峰;
5、百度是普遍撒網的模式,先是與戴爾合作進軍3000元的中高端市場,后來頻繁接觸手機廠商和代工企業,最近又聯合長虹進入千元機市場,據說還與華為要合作,總之,對于百度這樣的搜索核心企業,手機不需要百度這個品牌,叫啥無所謂,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只要路路通百度就可以了;
6、360據說是思考了半天才下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業內普遍認為其和華為合作的可能性大,或者以華為開路,廣種薄收,至于叫什么好像也不重要,關鍵的是別裝騰訊的手機安全軟件就可以了。
手機個個可以玩,但要想真玩好,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了,當然,首先還是要讓你的客戶們玩好,否則就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