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網絡部署與市場培育,運營商3G發展開始向規模化運作,并期望在今年開啟3G的“利潤”窗口。
然而,國內3G在經歷了2011年的發酵之后,2012年并沒有出現業界此前預言的爆發式增長,相反,“低迷”成為了今年前階段3G發展的典型映像。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3G用戶凈增3825.1萬戶。而這一數據與去年后5月有著近300萬的落差。
面對3G用戶增速放緩,三大運營商開始重新評估資源分配,并在戰略上作出調整。與中國移動重心向4G轉移,中國電信的穩步推進相比,中國聯通在3G策略上更顯激進。3G網絡的精工細作、終端戰略的持續布局以及渠道服務能力的提升,成為了中國聯通今年3G發展的三條主線。
對于中國聯通而言,今年的目標非常明確。不僅要實現3G用戶的規模增長,同時,提升3G業務的營收能力也同樣重要。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曾多次表示,今年,中國聯通3G業務收入要趕超2G,并實現盈利。
3G網絡增“覆”補“盲”
在中國聯通看來,3G業務已經成為推動其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得益于WCDMA制式在全球的成熟度,以及豐富的終端與應用,中國聯通在3G發展上得心應手,并迅速躋身為全球網絡規模與用戶規模最大的WCDMA運營商。
截至目前,中國聯通3G基站數量已超過30萬個,網絡基本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東、中部發達鄉鎮。同時,中國聯通完成56個重點城市3G網絡HSPA+升級,WCDMA網絡系統接通率達到98.6%。在用戶規模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聯通3G用戶累計5450萬戶。
盡管如此,由于起步較晚,中國聯通的3G網絡覆蓋并未達到理想狀態,在城市地區,依舊存在不少盲區。與此同時,3G用戶規模的快速成長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所產生的數據流量,也對中國聯通3G網絡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加強3G網絡深度與廣度覆蓋,推進3G精品網絡建設也成為了中國聯通今年3G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
今年2月,中國聯通啟動WCDMA網絡擴容工程系統設備招標,規模為10萬基站,預計采購金額在60億-70億人民幣,這是中國聯通近三年來最大規模的無線網絡設備招標。目前,招標工作已基本結束。中國聯通設計院副總工程師馬紅兵表示,此次招標旨在進一步擴大中國聯通3G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容量,加強用戶感知。他透露,城市盲區與農村、鄉鎮是此次項目的重點。在城市地區,中國聯通還將對部分HSPA+網絡覆蓋城市進行升級改造,擴大覆蓋范圍。
此次擴容是中國聯通今年3G網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國聯通今年年初工作會制定的計劃,中國聯通今年資本開支1000億人民幣,主要用于3G擴容與寬帶網絡建設,其中WCDMA資本開支355億,比去年提高了66%。中國聯通高層此前曾透露,公司今年將提高3G信號的覆蓋,將郊區和農村現有的39%的覆蓋率提升到78%,到今年底,將高速公路低于80%的3G覆蓋率提升到90%。
終端降“補”引導產業良性發展
在國內,WCDMA正在樹立中國3G終端市場標桿。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中國聯通WCDMA終端銷量為527萬臺,在3G市場中的份額為43%;在WCDMA終端中,智能機銷量為500.6萬臺,滲透率較第一季度增長1.4個百分點,達到95%。
盡管WCDMA終端發展迅猛,但在低端市場卻有著明顯的不足。中國聯通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周友盟介紹,在整個終端市場,WCDMA在599元以下價格段的份額僅1%,而在600-799元價格段也只有6%,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終端布局上,中國聯通在去年率先提出“千元智能機”概念,并獲得千萬部銷售佳績之后,2012年,中國聯通繼續推進千元智能機的發展步伐。
2011年12月,中國聯通升級“千元智能機”標準,并推出八款新定義千元智能機4.0系列產品,屏幕由3.5英寸升級為4.0英寸,CPU由600MHz提升至800MHz以上,零售價仍是千元左右。
與此同時,隨著用戶需求改變,低端智能機已難以滿足需求。應對這一變化,中國聯通提出了“部分掌控價格在1300-2000元的中端智能機”的戰略。2012年年初,中國聯通發布中興Skate V960和小米MIONE,率先吹響中端市場搶奪戰役的號角。目前除了中興、華為、酷派等國內廠商以外,HTC、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知名廠商也加入這一陣容。
據周友盟透露,截止今年4月,聯通已推出20多款千元大屏3G智能機,發貨量突破1200萬部。
以合約計劃銷售為導向,加強終端戰略布局的策略推動了聯通3G業務的發展,但也成為其營收難的根源所在。2012年第一季度,聯通通信產品銷售收入虧損20.3億元,其中3G手機補貼成本為19.8億元。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凱老師表示,終端成本已成為中國聯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如果中國聯通能在終端補貼率有所降低的情況下維持用戶快速增長,盈利空間將被打開。
為此,中國聯通計劃調整千元智能機的補貼比例,從50%調降到20-30%。陸益民表示,隨著千元智能手機在國內用戶的迅速普及,產業鏈已經成熟,中國聯通將逐步減少對單款千元智能機的補貼力度,引導產業鏈向良性健康發展。
轉戰電商 加速3G滲透
根據國際慣例,3G滲透率過25%或朝更高值挺進時,運營商3G業務將逐漸擺脫虧損格局轉向盈利,3G規模化應用將提速。在滲透率方面,智能終端已為運營商打開一條快速通道。而在此之外,電子商務平臺也為運營商提供了新的選擇。
與實體渠道相比,電子渠道具備實時、低成本、可互動的渠道特點以及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客戶黏性、改善客戶體驗等特性。2012年,中國聯通在年度工作規劃中,首次提出“將電子渠道打造成銷售服務的主渠道”的口號。并于今年6月正式將電子渠道中心更名為電子商務部。目前,聯通電子商務平臺日營業額現已超過1億元。
中國聯通電子渠道總經理宗新華表示,中國聯通電子渠道目前是實體渠道的補充,將來可能會具有大部分實體渠道功能,成為與實體渠道并列的聯通重要銷售渠道。
作為電子渠道今年來的首次重大嘗試,今年5月,中國聯通舉辦“首屆沃3G網購節”并推出網上專售的沃3G預付費20元卡。截至目前,累計銷量已突破50萬張。
當然,在渠道布局的同時,降低3G入網門檻的同步運作,對拉動2G用戶轉網,擴大低端3G用戶群體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這一舉措似乎也存在著以低價撬動用戶增長,引發市場惡性競爭的懸疑。
對此,中投證劵認為,聯通低價3G卡的推出不能理解為價格戰,而是為了探索2G/3G 融合發展的有效措施。低價3G卡能夠培養低端用戶的3G 業務消費習慣,對ARPU值的貢獻或將遠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