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為北京信息科技學院的“民辦高校”就成為網絡上的熱議話題——這家學校的網站上,校徽是抄襲武漢理工大學的,學校照片是上海一所大學的圖書館,教師展示中的教授也摘抄拼湊自各個高校,就連校內新聞都是抄自其他學校……據調查,不僅這家網站的內容東拼西湊,這所號稱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區良鄉大學城的學校,也根本就不存在。
隨著高考的結束,目前全國高校進入招生階段,各類招生信息鋪天蓋地,而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家長及考生求學心切的心理,或編造子虛烏有的學校信息,或直接打著名牌大學的招牌,開展虛假招生等詐騙行為,讓不少家庭上當受騙。
作為互聯網的主要入口,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近日進一步加強了對教育機構類品牌及官方網站的保護與正向信息引導力度,目前已經覆蓋746家國內知名高校及教育機構,平均每天響應上百萬網民尋找高校官網的請求。
據介紹,當網民通過百度搜索“北京大學”、“南開”、“華電”等高校相關詞匯、甚至“復旦”等變體詞時,在搜索結果頁的顯著位置,可以看到帶有顯著高校LOGO標識的權威官方網站信息;同時,“復旦”、“清華”等國家教育類馳名商標,也將被嚴格禁止出現在同業者的搜索推廣創意和物料中,從而有效避免考生和家長因誤點虛假信息而上當受騙的情況。
